时间: 2025-04-26 07:03:0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7:03:07
《鹧鸪天》
作者:柏杨
廿载风尘逐断萍。
渔阳鼙鼓不堪听。
可怜无计留黑发,一番对镜一番惊。
人已老,百未成。
孤灯凄雨话生平。
国愁家恨难挥泪,且把心情作笑声。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经历了二十年的风雨人生后,感慨万千。过去的生活如同漂泊的浮萍,仿佛无法停留。渔阳的鼓声让人心痛不已,令人难以忍受。可惜年华已逝,无法再留住黑发,每次照镜子都让自己感到惊讶。虽然人已经老去,却仍未能实现心中的理想。孤灯下,细雨中,谈论着自己的一生,家国的忧愁和个人的遗憾如同无法抑制的泪水,最后只能以笑声掩盖心中的苦涩。
作者介绍:柏杨(1920-2008),原名柏松,台湾著名作家、历史学家,以其独特的文学风格和对历史的深刻见解而闻名。他的作品常常带有强烈的时代感和社会责任感。
创作背景:这首《鹧鸪天》创作于作者对人生的回顾和对国事的思索之中,正值社会动荡的时期,个人情感与国家命运交织,形成了诗中深沉的情感基调。
《鹧鸪天》是柏杨在经历了岁月的洗礼后,深刻反思自我与国家之间关系的诗作。诗的开头便以“廿载风尘逐断萍”揭示了作者漂泊不定的生活,二十年如同浮萍一般,令人感叹不已。接着,“渔阳鼙鼓不堪听”更是将诗人的心情推向高潮,渔阳的战鼓声不仅是对历史动荡的回响,更是对个人命运的沉重叹息。
后半部分,诗人通过“可怜无计留黑发”的无奈,表现出对青春年华的惋惜,反映出人生的无常和对理想未能实现的失落。孤灯凄雨的意象,营造出一种孤独和寂寞的氛围,令人深思。在“国愁家恨难挥泪”中,诗人将个人情感与国家命运相结合,深刻地表达了对国家和家庭的忧虑,最后以“且把心情作笑声”结尾,显示出一种无奈的坚韧和对生活的调侃。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生活、国家和自我的深刻思考,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人生的无常、对青春的怀念、对理想的追寻以及家国情怀展开,表现出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和独特的情感态度,体现出一种无奈而坚韧的人生态度。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渔阳鼙鼓”象征什么?
填空题:诗人通过“可怜无计留黑发”表达了对__的感慨。
判断题:诗中的“孤灯凄雨”表现出一种温暖的情感。 (对/错)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