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2 07:30:2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2 07:30:21
凤楼春
作者: 陆求可 〔清代〕
帘幕昼阴阴。绿满庭心。懒行吟。
仓庚睍睆带春音。穿户对对相亲。
想是春光去不远,向花下追寻。
漫开襟。玉局瑶琴。栏杆遍倚,闲愁闲闷,
困人天气难禁。风动虾须,蔷薇香透小园林。
北窗休启,梅雨霪霪。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阴沉的午后,帘幕轻垂,庭院中的绿色植物茂盛,令人懒得吟唱。鸟儿在春天的气息中欢快鸣叫,窗户对着对面的景致,似乎在相互呼应。春光并没有远去,我在花下追寻它的踪迹。悠然地敞开衣襟,像是坐在玉制的琴台上,倚在栏杆上,感到一种无尽的闲愁与郁闷,这样的天气令人难以忍受。微风轻拂着虾须,蔷薇的香气透过小园传来。北窗不必打开,外面的梅雨连绵不绝。
作者介绍:陆求可,清代诗人,生于17世纪,精于诗词,风格多样,尤其擅长抒情诗。其作品常反映个人情感和自然景色,表现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清代,正值春季,诗人可能在经历个人生活的闲适时光,反映出对春天的感慨和对自然的热爱。诗中的意象与情感,表达出对生活的悠闲与思索。
《凤楼春》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春日的氛围与诗人的内心感受。诗的开头“帘幕昼阴阴”,便营造出一种阴郁而静谧的环境,让人感受到春天的温暖被遮挡。接着,诗人通过“绿满庭心”描绘出庭院中生机勃勃的景象,表达了对自然的喜爱与赞美。然而,随后又转向“懒行吟”,似乎在春光明媚的日子里,诗人却因懒惰而没有心情吟唱,产生了一种矛盾的情感。
随着诗句的推进,诗人描绘了鸟儿的欢快以及人与自然的亲密关系。诗中“想是春光去不远,向花下追寻”,流露出诗人希望留住春光、追寻美好的情感。接下来的句子,通过“漫开襟”、“栏杆遍倚”描绘了诗人悠然自得的状态,尽显高雅的生活情趣。
然而,诗的最后却又回归到一种无奈的闲愁中,天气的困扰与梅雨的连绵,仿佛暗示着生活中的烦恼与无常。整首诗运用丰富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在自然中感受到的生命的美好与生活的烦恼,展现出一种深刻的哲理。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探讨了人与自然的关系,表现了诗人对春天的渴望与对生活的思考,反映了生活的美好与烦恼的交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仓庚”指的是什么?
A. 一种花
B. 一种鸟
C. 一种乐器
D. 一种天气
诗人对春光的态度是?
A. 追求
B. 忽视
C. 厌倦
D. 无所谓
诗中“玉局瑶琴”象征着什么?
A. 高雅的生活
B. 贫穷的生活
C. 忙碌的生活
D. 纷乱的生活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希望以上内容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凤楼春》这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