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7:07:5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7:07:57
忆秦娥
作者: 向滈 〔宋代〕
秋萧索。别来先自情怀恶。情怀恶。日斜庭院,月明帘幕。轻离却似於人薄。而今休更思量着。思量着。肝肠空断,水云辽邈。
这首词描绘了秋天的萧索景象。分别后,自己最先感到的就是情绪的恶劣。随着太阳西斜,庭院里显得空旷,月光明亮地照在窗帘上。轻轻地离去,仿佛对人的感情变淡了。如今再也不想去思量那些往事。思量着,只有心肝肠断,仿佛水天相接,遥远而无边。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此词没有直接引用某个典故,但可以看出反映了古人对于秋天、离别的普遍情感。
作者介绍: 向滈,字汝华,号梦白,南宋时期的词人,其作品多以婉约著称,常表达离愁别绪,情感细腻,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此词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社会动荡,诗词中流露出的离愁别绪,反映了作者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忆秦娥》是一首典型的宋词,展现了秋日的萧索与离别的愁苦。全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传达出一种对往事的追忆和对现状的无奈。开篇“秋萧索”便设定了情境,进入秋天的意境,给人一种凄凉的感觉。接下来的“别来先自情怀恶”更是直接表明了作者的情感状态,离别后的失落和忧愁交织在一起。
“日斜庭院,月明帘幕”两句描绘了黄昏的景象,日月交替,似乎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人事的变迁。这里的意象也加深了孤寂之感,庭院和帘幕的描绘让人感到一种隔绝和封闭,尤其在晚上,月光透过窗帘,显得格外清冷。
最后两句“思量着。肝肠空断,水云辽邈。”更是将情感推向高潮,回忆的痛苦与空虚感交织,仿佛在向遥远的水天发出无尽的叹息。整首词巧妙地运用了意象的对比与情感的递进,展现了作者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无奈。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表达了对往事的追忆与对离别的无奈,展现了人们在时间流逝中感受到的孤独与痛苦,折射出深刻的生活哲理。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秋萧索”中的“萧索”意思是?
A. 热闹
B. 萧条冷清
C. 繁华
D. 美丽
“日斜庭院,月明帘幕”中描绘的时间是?
A. 早晨
B. 正午
C. 黄昏
D. 深夜
“肝肠空断”中的“空断”指的是?
A. 充实
B. 空虚
C. 快乐
D. 满足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向滈的《忆秦娥》相比,李清照的《如梦令》同样描绘了离愁别绪,但其语言更为柔美,情感更为细腻。两者都反映出对逝去时光的追忆,但向滈的词更显孤独感,李清照则多了些温柔与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