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2 14:54:31
非国而曰灭,重夏阳也。
虞无师,其曰师,何也?
以其先晋,不可以不言师也。
其先晋何也?
为主乎灭夏阳也。
夏阳者,虞、虢之塞邑也。
灭夏阳而虞、虢举矣。
虞之为主乎灭夏阳何也?
晋献公欲伐虢,荀息曰:“君何不以屈产之乘、垂棘之璧,而借道乎虞也?
”公曰:“此晋国之宝也。
如受吾币而不借吾道,则如之何?
”荀息曰:“此小国之所以事大国也。
彼不借吾道,必不敢受吾币。
如受吾币而借吾道,则是我取之中府,而藏之外府;取之中厩,而置之外厩也。
”公曰:“宫之奇存焉,必不使也。
”荀息曰:“宫之奇之为人也,达心而懦,又少长于君。
达心则其言略,懦则不能强谏;少长于君,则君轻之。
且夫玩好在耳目之前,而患在一国之后,此中知以上乃能虑之。
臣料虞君中知以下也。
”公遂借道而伐虢。
宫之奇谏曰:“晋国之使者,其辞卑而币重,必不便于虞。
”虞公弗听,遂受其币,而借之道。
宫之奇又谏曰:“语曰:‘唇亡齿寒。
’其斯之谓与!
”挈其妻、子以奔曹。
献公亡虢,五年而后举虞。
荀息牵马操璧而前曰:“璧则犹是也,而马齿加长矣。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2 14:54:31
虞师晋师灭夏阳 谷梁赤 〔先秦〕
非国而曰灭,重夏阳也。虞无师,其曰师,何也?以其先晋,不可以不言师也。其先晋何也?为主乎灭夏阳也。夏阳者,虞虢之塞邑也。灭夏阳而虞虢举矣。虞之为主乎灭夏阳何也?晋献公欲伐虢,荀息曰君何不以屈产之乘垂棘之璧,而借道乎虞也?公曰此晋国之宝也。如受吾币而不借吾道,则如之何?荀息曰此小国之所以事大国也。彼不借吾道,必不敢受吾币。如受吾币而借吾道,则是我取之中府,而藏之外府取之中厩,而置之外厩也。公曰宫之奇存焉,必不使也。荀息曰宫之奇之为人也,达心而懦,又少长于君。达心则其言略,懦则不能强谏少长于君,则君轻之。且夫玩好在耳目之前,而患在一国之后,此中知以上乃能虑之。臣料虞君中知以下也。公遂借道而伐虢。宫之奇谏曰晋国之使者,其辞卑而币重,必不便于虞。虞公弗听,遂受其币,而借之道。宫之奇又谏曰语曰唇亡齿寒。其斯之谓与!挈其妻子以奔曹。献公亡虢,五年而后举虞。荀息牵马操璧而前曰璧则犹是也,而马齿加长矣。
不是国家而说灭,是重视夏阳。虞国没有军队,为什么说它有军队呢?因为它在晋国之前,不能不说它有军队。为什么在晋国之前呢?因为它在灭夏阳中起了主要作用。夏阳是虞国和虢国的要塞城市。灭了夏阳,虞国和虢国就被攻占了。虞国在灭夏阳中起主要作用,为什么呢?晋献公想攻打虢国,荀息建议说:“君王为什么不把屈地产的马和垂棘产的玉送给虞国,向虞国借路呢?”献公说:“这些都是晋国的宝物。如果虞国接受了我们的礼物而不借给我们路,那怎么办?”荀息说:“这是小国用来侍奉大国的。他们不借给我们路,肯定不敢接受我们的礼物。如果接受了我们的礼物并借给我们路,那么我们就是从内府取出,藏到外府;从内厩取出,放到外厩。”献公说:“宫之奇在那里,他肯定不会让虞公这么做。”荀息说:“宫之奇的为人,内心明白但性格懦弱,又比虞公年长。内心明白说话就简略,性格懦弱就不能坚决劝谏,比虞公年长虞公就会轻视他。况且珍玩就在眼前,而祸患在另一个国家之后,这是中等智慧以上的人才能考虑到的。我料想虞公是中等智慧以下的人。”献公于是向虞国借路攻打虢国。宫之奇劝谏说:“晋国的使者,言辞谦卑而礼物丰厚,肯定对虞国不利。”虞公不听,接受了礼物并借给他们路。宫之奇又劝谏说:“俗话说‘唇亡齿寒’,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于是带着妻子儿女逃到了曹国。献公灭了虢国,五年后攻占了虞国。荀息牵着马拿着玉上前说:“玉还是那样,但马的年龄增加了。”
作者介绍:谷梁赤,先秦时期的学者,具体生平不详,但其作品反映了当时的政治和社会状况。
创作背景:这首诗反映了晋国通过外交手段和军事行动,利用虞国的弱点,最终攻占了虞国和虢国。诗中通过荀息的策略和宫之奇的劝谏,展示了政治斗争和外交策略的复杂性。
这首诗通过叙述晋国如何利用虞国的弱点,通过外交手段和军事行动,最终攻占了虞国和虢国,展示了政治斗争和外交策略的复杂性。诗中荀息的策略和宫之奇的劝谏,反映了当时政治家的智慧和远见。同时,诗中也体现了“唇亡齿寒”的道理,警示人们在处理国际关系时要考虑到长远的利益和潜在的风险。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思想是通过外交手段和军事行动,利用对方的弱点,最终达到自己的目的。诗中强调了政治斗争和外交策略的复杂性,以及“唇亡齿寒”的道理,警示人们在处理国际关系时要考虑到长远的利益和潜在的风险。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夏阳”是什么? A. 一个国家 B. 一个城市 C. 一个宝物 D. 一个策略
荀息建议晋献公用什么向虞国借路? A. 马和玉 B. 金和银 C. 书和画 D. 兵和将
宫之奇为什么带着家人逃到曹国? A. 因为虞公不听他的劝谏 B. 因为虞国被攻占 C. 因为虞公要杀他 D. 因为虞公要他去曹国
诗中提到的“唇亡齿寒”是什么意思? A. 双方关系密切 B. 双方关系疏远 C. 双方关系平等 D. 双方关系敌对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