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9:15:5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9:15:59
满江红 四十初度
作者: 魏新河
十七从军,浮云上,银河横涉。曾几料,摩天鸿鹄,历经风雪。白发双亲衣食迫,青衫诸弟家庭拙。漫行年四十看功名,非虚设。抛不尽,情与血。吊不尽,花和月。看一轮犹作,秦时圆缺。迈古竟逢尧舜治,后时惯受妻孥咄。向东山慎勿说苍生,人嗤绝。
十七岁我从军,追逐浮云,跨越银河。我曾几何时,像那高飞的鸿鹄,经历过风雨的洗礼。如今双亲已白发苍苍,生活困顿;我的兄弟们在家庭中也遭遇艰难。四十岁漫步,看着功名,发现这并非虚设。情感与血脉是抛不尽的,花和月也是吊不尽的。看着那轮明月,依旧是古时的圆缺。回首历史,我竟遇到了尧舜时期的治世,而后世却习惯于妻儿的叨唠。向东山去时,不要提及苍生,免得遭人鄙视。
作者介绍:魏新河,现代诗人,作品常以个人经历为背景,情感真挚,关注社会现实。
创作背景:诗作创作于魏新河四十岁时,正值人生的中年阶段,经历了从军的岁月与生活的艰辛,对家庭和社会的思考愈发深刻。
《满江红 四十初度》是一首充满感慨的词作,诗人在四十岁这个人生节点上,回顾自己的经历,感慨万千。诗中通过对双亲、兄弟及个人经历的描绘,展现了人生的无常与艰辛。特别是“十七从军,浮云上,银河横涉”一句,展现了诗人年少时的壮志与追求,然而随后的“白发双亲衣食迫”则突显出岁月带来的无情与责任的沉重。
在情感层面,诗人通过“抛不尽,情与血”的表述,强调了血脉亲情的深厚,这种情感是无法割舍的。同时,通过“看一轮犹作,秦时圆缺”,诗人反思历史的轮回与个人命运的无常,暗示着即使在历史长河中,个人的命运依旧充满变数。
此外,诗中对“尧舜治”的追忆,反映了诗人对理想社会的向往与现实的失落。而“向东山慎勿说苍生,人嗤绝”,则是对社会现状的无奈与失望,表达了在当今社会中,言论的谨慎与被误解的苦楚。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过往岁月的回顾、对家庭责任的承担,以及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的深刻反思,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意义的思考与感慨。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人几岁时从军?
A. 15
B. 17
C. 20
答案:B
诗中提到的理想君主是谁?
A. 孟子
B. 尧舜
C. 汉武帝
答案:B
诗中“抛不尽”的是什么?
A. 财富
B. 情与血
C. 名誉
答案: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可以将此诗与杜甫的《春望》进行对比,二者均表达了对家庭与社会的深刻思考,以及对历史变迁的感慨。杜甫通过对国家兴亡的感慨,反映了社会动荡中的个人命运,而魏新河则更专注于个人经历与家庭责任的纠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