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0:15:2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0:15:26
《满江红·乘兴西来》
乘兴西来,问谁是平生相识。
算惟有瑶台明月,照人如昔。
万里清凉银世界,放教千丈冰轮出。
便招邀我辈上层楼,横孤笛。
阴晴事,人难必。
欢乐处,天常惜。
幸星稀河淡,云收风息。
更著两贤陪胜赏,此身如与尘寰隔。
笑谪仙对影足成三,空孤寂。
乘兴而来西方,向谁问平生的朋友。
算起来只有那瑶台的明月,依旧照耀着人如往昔。
在万里清凉的银色世界里,任凭那千丈的冰轮升起。
于是邀请我们上层楼,独自横笛吹奏。
阴晴变化,人生难免。
欢乐之处,天总是怜惜。
幸好星星稀疏,河水平静,云彩收敛,微风轻拂。
更有两位贤士陪伴着美好的赏景,这一身仿佛与尘世隔绝。
笑对谪仙,影子似乎已成三人,心中空寂。
作者介绍:京镗,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多表现出对人生的感慨及自然的热爱,文风清新脱俗。
创作背景:这首词作于诗人乘兴而游西方时,表达了他对友谊、自然以及人生哲理的思考。正值人生旅途中的孤独与欢愉交融。
这首《满江红·乘兴西来》以其清新脱俗的语言和深邃的情感吸引了无数读者。诗人以"乘兴西来"开篇,描绘了他在西方的游历,仿佛带着一种轻松愉悦的心情。诗中提到的“瑶台明月”,不仅是对月亮的赞美,更是对理想与美好的追求。接下来的“万里清凉银世界”,通过生动的意象展示了自然的广袤与宁静,让人感受到一种超然物外的宁静。
诗的后半部分则转向孤独与思考,诗人邀请同伴共赏美景,然而内心却流露出一种孤寂。通过“笑谪仙对影足成三,空孤寂”一句,诗人将孤独的感受与谪仙的境遇相结合,表达了人对于理想与现实之间的深刻感悟。整首词在描写自然美的同时,也折射出人生的哲理,既有对友情的渴望,也有对孤独的深刻反思,形成一种独特的情感氛围。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这首词运用了比喻(如“冰轮”指代月亮)、对仗(如“阴晴事,人难必”)、拟人(如“天常惜”)等多种修辞手法,增强了诗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的描写和对友谊的渴望,反映了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同时也展现了人生的孤独与哲思。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瑶台”象征什么?
A. 朋友
B. 理想的境地
C. 现实的烦恼
诗人对“阴晴事”的看法是?
A. 人生总有起伏
B. 人生一帆风顺
C. 人生无趣
“笑谪仙对影足成三”中的“谪仙”指的是?
A. 被贬的神仙
B. 普通人
C. 诗人自己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京镗的《满江红·乘兴西来》与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都涉及对月亮的赞美与思念,但前者更注重孤独与哲思的体悟,而后者则表达了对人生和时光的感慨。两者在意象和情感表达上相辅相成,展现了不同层面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