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8:03:0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8:03:05
作者: 俞彦 〔明代〕
类型: 古诗词
荏苒征途,马首外黄埃飞灭。渐初夏麦寒西陇,草熏南陌。平楚澹烟迷云鹜,乱山落照闻啼鴂。只玉骢飘泊未归来,心慵怯。名与利,多生劫。劳和恨,他生业。怕镜中不似去家时节。残月一鞭乡梦断,暮云千里音书歇。想故园莫道不曾愁,愁今绝。
随着时间的推移,旅途漫漫,马头向前,尘土飞扬,仿佛一切都已消失。初夏渐近,西陇的麦子还带着寒意,南陌的青草被熏得湿润。平楚的烟雾轻柔,迷蒙的天空中,水鸟在云间飞舞,乱山之中,夕阳的余晖映照着啼叫的杜鹃。只剩下白马在外漂泊,心情懒散而怯懦。名利纷争,总是带来劫难。辛劳与仇恨,都是他人的生活,害怕镜中映照的自己不再是回家时的模样。残月下,梦中的故乡已经破碎,千里之外的暮云使音信全无。想念故园,不要说我不曾愁,愁苦如今已是绝望。
作者介绍: 俞彦,明代诗人,以词风清新见长,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与个人情感,常带有思乡之情。
创作背景: 这首词作于作者旅行途中,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与内心的孤独感。正值初夏,诗人在路上目睹了自然景色的变迁,但内心却难以平静,愁苦弥漫。
这首《满江红 东阿道中》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情的抒发,展现了作者在旅途中的孤独与思乡之情。诗中用“荏苒征途”开篇,便将读者引入一种时间流逝的感慨中,马头向前,尘土飞扬,似乎在暗示旅途的艰辛与无奈。随着描写的深入,诗人转向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初夏的麦子带着寒意,南陌的青草被熏得湿润,展现出一种生机与希望,然而这种生机并不能驱散内心的孤独与忧伤。
“只玉骢飘泊未归来,心慵怯”一句,直抒胸臆,白马的漂泊象征着诗人的孤独,而“心慵怯”则表达了内心的不安与无助。名与利的争夺让人疲惫不堪,诗人反思人生的劳累与仇恨,最终意识到这些都是他人生活的困扰,自己却难以逃脱。
结尾的“想故园莫道不曾愁,愁今绝”更是情感的高潮,表现出对故乡的深切怀念和无奈的悲伤。整首词情感真挚,意象丰富,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名利与故乡的思考,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无限思念、对人生的深刻反思,以及对名利纷争的无奈与失落。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与丰富的情感,展现了孤独的旅人内心的挣扎与对归属的渴望。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玉骢”指代什么?
“名与利,多生劫”表明了什么?
诗中“残月一鞭乡梦断”中,“残月”象征什么?
答案: 1.B 2.B 3.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