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古筑城曲四首 其三

《古筑城曲四首 其三》

时间: 2025-05-03 20:57:07

诗句

百丈筑城身,千步掘城壕。

咸阳三月火,始悔此徒劳。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20:57:07

古筑城曲四首 其三

作者: 陆游 〔宋代〕

原文展示:

百丈筑城身,千步掘城壕。咸阳三月火,始悔此徒劳。

白话文翻译:

我花费了百丈的力气来筑城,千步的辛苦来挖壕沟。咸阳的三月里,火光冲天,这时我才后悔这所有的辛劳都是徒劳无功。

注释:

  • 百丈: 这里指的是极大的工量和努力。
  • 千步: 形容挖掘城壕的艰辛和漫长的距离。
  • 咸阳: 古代秦国的都城,象征着权力和统治。
  • : 可能指战火或灾难,传达出一种无奈和失落。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陆游,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诗人,生于绍兴,卒于岳阳。他是一个爱国主义者,作品常反映他的忧国忧民情怀,具有深刻的历史感和现实主义色彩。

创作背景:

该诗作成于南宋时期,正值国家多难之时,陆游常感忧虑,诗中表现了他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注与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用简练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在筑城和挖壕的辛劳后,面对咸阳火灾的无奈与悔恨。诗的开头以“百丈”和“千步”形容工程的艰辛,突显了作者为了国家安全而付出的巨大努力。而“咸阳三月火”则带来了强烈的对比,火光的出现标志着战乱和动荡,让作者意识到自己的努力是多么微不足道。全诗情感深沉,流露出无奈与悔恨,折射出南宋时期人民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作者通过对比手法,使得诗的情感更加深刻,表现出他对国家的深切关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百丈筑城身: 表达了筑城所需的巨大努力,体现出一种责任感和使命感。
  • 千步掘城壕: 进一步强调了为保卫家园所付出的辛勤劳动。
  • 咸阳三月火: 咸阳作为古都,火灾的象征意味着国家的动荡,直接影响到民众的安危。
  • 始悔此徒劳: 反映了经历苦难后,作者对自己努力的怀疑和失落。

修辞手法:

  • 对仗: “百丈”和“千步”形成对比,突出作者的辛劳。
  • 比喻: 火光象征战乱,隐喻国家的困境,增强了诗的情感深度。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国家动荡的无奈和对个人努力的怀疑,反映了诗人强烈的家国情怀与现实的矛盾。

意象分析:

  • 筑城: 历史的象征,代表了保护和防御的意图。
  • 城壕: 说明了战斗准备的必要性。
  • : 代表着战争的破坏和国家的危机。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咸阳”指的是哪个朝代的都城?

    • A. 汉代
    • B. 唐代
    • C. 秦代
    • D. 宋代
  2. “百丈筑城身”的意思是:

    • A. 建城的高度
    • B. 付出的巨大努力
    • C. 城市的规模
    • D. 筑城的时间

答案:

  1. C. 秦代
  2. B. 付出的巨大努力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 陆游
  • 《夜泊牛渚怀古》 - 李白

诗词对比:

陆游的《古筑城曲》与杜甫的《春望》都体现了对国家动荡的忧虑,但杜甫的诗更侧重于个人悲惨的生活境遇,而陆游则强调了个人努力与国家命运之间的矛盾。

参考资料:

  • 《陆游诗集》
  • 《宋代文学史》

相关查询

和马粹老四明杂诗聊纪里俗耳十首 其九 和马粹老四明杂诗聊纪里俗耳十首 其七 和马粹老四明杂诗聊纪里俗耳十首 其六 和马粹老四明杂诗聊纪里俗耳十首 其四 失调名 和陈恬思其叔子思有书斋在山中二首 将至酇城和德麟韵 经史阁 秋菊 诸葛菜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吃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立刀旁的字 送往迎来 足字旁的字 挑脚 被发阳狂 语种 鬯字旁的字 枘圆凿方 小字头的字 金字旁的字 镂心鉥肝 事烦食少 包含揎的词语有哪些 一人善射,百夫决拾 没本营生 属心 包含缨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