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和折子明丈闲居杂兴十首 其九

《和折子明丈闲居杂兴十首 其九》

时间: 2025-07-27 22:55:41

诗句

径草馀幽色,盆兰有静芳。

取穷应有在,虽病亦无伤。

暂得闭门坐,已胜趋道傍。

鸿斯远缯缴,木岂愿青黄。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7 22:55:41

原文展示:

和折子明丈闲居杂兴十首 其九 赵蕃 〔宋代〕 径草馀幽色,盆兰有静芳。取穷应有在,虽病亦无伤。暂得闭门坐,已胜趋道傍。鸿斯远缯缴,木岂愿青黄。

白话文翻译:

小径上的草儿还留着幽幽的色彩,盆中的兰花散发着静谧的芳香。即使生活困顿,也应该有所追求,即使身体有病,也不会感到悲伤。暂时能够闭门静坐,已经胜过在道路旁匆忙奔走。大雁飞得高远,远离了猎人的箭矢,树木难道愿意被人染上青黄的颜色吗?

注释:

  • 径草:小径上的草。
  • 幽色:幽暗的颜色,这里指草色深沉。
  • 盆兰:盆栽的兰花。
  • 静芳:静谧的芳香。
  • 取穷:追求穷尽,这里指追求生活的极致。
  • 病:身体不适。
  • 无伤:不感到悲伤。
  • 闭门坐:闭门不出,静坐。
  • 趋道傍:在道路旁匆忙奔走。
  • 鸿斯远缯缴:大雁飞得高远,远离了猎人的箭矢。
  • 木岂愿青黄:树木难道愿意被人染上青黄的颜色吗?这里比喻不愿被世俗所染。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蕃(1143-1229),字昌父,号章泉,宋代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写山水田园,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这首诗是赵蕃在闲居时所作,表达了他对简朴生活的满足和对世俗的超脱。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赵蕃在闲居时所作,反映了他对简朴生活的满足和对世俗的超脱。诗中通过对小径草色、盆兰芳香的描绘,以及对闭门静坐的赞美,表达了他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纷扰的厌倦。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简朴生活的满足和对世俗的超脱。诗中“径草馀幽色,盆兰有静芳”一句,以幽暗的草色和静谧的兰香,营造出一种宁静淡远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取穷应有在,虽病亦无伤”一句,则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即使生活困顿,也要有所追求,即使身体有病,也不会感到悲伤。“暂得闭门坐,已胜趋道傍”一句,则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简朴生活的满足和对世俗纷扰的厌倦。最后两句“鸿斯远缯缴,木岂愿青黄”,则通过比喻,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的向往和对世俗的拒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径草馀幽色:小径上的草儿还留着幽幽的色彩,这里通过幽暗的草色,营造出一种宁静淡远的氛围。
  2. 盆兰有静芳:盆中的兰花散发着静谧的芳香,这里通过静谧的兰香,进一步强化了宁静淡远的氛围。
  3. 取穷应有在:即使生活困顿,也应该有所追求,这里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积极态度。
  4. 虽病亦无伤:即使身体有病,也不会感到悲伤,这里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乐观态度。
  5. 暂得闭门坐:暂时能够闭门静坐,这里表达了诗人对简朴生活的满足。
  6. 已胜趋道傍:已经胜过在道路旁匆忙奔走,这里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纷扰的厌倦。
  7. 鸿斯远缯缴:大雁飞得高远,远离了猎人的箭矢,这里通过比喻,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的向往。
  8. 木岂愿青黄:树木难道愿意被人染上青黄的颜色吗?这里通过比喻,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的拒绝。

修辞手法:

  • 比喻:诗中“鸿斯远缯缴,木岂愿青黄”一句,通过比喻,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的向往和对世俗的拒绝。
  • 拟人:诗中“木岂愿青黄”一句,通过拟人,赋予树木以人的情感,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的拒绝。
  • 对仗:诗中“径草馀幽色,盆兰有静芳”一句,通过对仗,强化了宁静淡远的氛围。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表达诗人对简朴生活的满足和对世俗的超脱。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以及对闭门静坐的赞美,诗人表达了他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纷扰的厌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径草:小径上的草,象征着宁静淡远的生活。
  • 盆兰:盆栽的兰花,象征着静谧的芳香。
  • 闭门坐:闭门不出,静坐,象征着简朴的生活。
  • 鸿斯远缯缴:大雁飞得高远,远离了猎人的箭矢,象征着自由。
  • 木岂愿青黄:树木不愿被人染上青黄的颜色,象征着对世俗的拒绝。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径草馀幽色”一句,通过什么手法营造出宁静淡远的氛围? A. 比喻 B. 拟人 C. 对仗 D. 象征

  2. 诗中“取穷应有在”一句,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什么态度? A. 消极 B. 积极 C. 悲观 D. 乐观

  3. 诗中“鸿斯远缯缴”一句,通过什么手法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的向往? A. 比喻 B. 拟人 C. 对仗 D. 象征

答案:

  1. C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的《归园田居》: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的厌倦。
  • 王维的《山居秋暝》: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诗词对比:

  • 赵蕃的《和折子明丈闲居杂兴十首 其九》与陶渊明的《归园田居》:两首诗都表达了诗人对简朴生活的满足和对世俗的超脱,但赵蕃的诗更加注重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而陶渊明的诗则更加注重对田园生活的直接描写。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赵蕃的诗作,并提供了详细的注释和解析。
  • 《陶渊明集》:收录了陶渊明的诗作,并提供了详细的注释和解析。
  • 《王维诗选》:收录了王维的诗作,并提供了详细的注释和解析。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忆汉月 其七 千二层峰 忆汉月 其六 珠屿涛声 忆汉月 槟城八景和陈少苏内兄作,并次原韵 其一 关角夜月 忆汉月 登楼 忆汉月禁体 蜡梅 忆汉月 忆汉月 忆汉月 华山玉井间作 忆汉月 忆汉月 咏萤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修事 苦不堪言 包含面的成语 高才捷足 包含说的成语 包含觏的词语有哪些 横拖倒扯 风字旁的字 面字旁的字 斗米尺布 两点水的字 万年之计 钢铁 韦字旁的字 三撇旁的字 热熬翻饼 刮楹达乡 目空余子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