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4:57:4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4:57:48
桐帽絁裘拥半酣,
肩舆咿轧转城南。
牛过野水将新犊,
女采柔桑起稚蚕。
遗老年光垂九十,
故乡春事及重三。
种花筑室知难办,
借地犹能结草庵。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九里平水游历归来的情景。在微醺之中,作者身着桐帽和轻便的衣裳,坐着轿子缓缓往城南走。路上,牛群经过野水,带着刚出生的小犊;乡村的女子在采摘柔嫩的桑树叶,准备养蚕。作者已是九十高龄,回到故乡,感受到春天的气息,尤其是重阳节的春事。种花建房虽知难以实现,但借用一点地方,仍然可以搭个草庵。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诗人、爱国主义者。他一生致力于抵抗外敌入侵,文学成就卓著,以豪放、清新、自然的风格闻名。他的诗词多描绘壮丽山河、抒发家国情怀。
这首诗写于陆游晚年,诗人虽年事已高,但仍对故乡怀有深厚的情感。通过描绘乡村的生动景象,表达了对故乡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这首诗以轻松的笔调描绘了诗人回乡的情景,表现出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状态。诗的开头,诗人以“桐帽絁裘拥半酣”引入,展现了他轻松愉悦的心情,仿佛在微醺中欣赏周围的美景。接着“肩舆咿轧转城南”,通过声音的描写,增强了画面感,使读者仿佛能听到轿子在乡间小路上移动的声音。
在“牛过野水将新犊,女采柔桑起稚蚕”两句中,诗人描绘了乡村生活的宁静与和谐,牛和小犊的描写象征着生机勃勃的春天,而女子采桑的场景则表现了农村的勤劳与朴实。这些细腻的描写,使得整个诗篇充满了生活气息。
最后的几句“遗老年光垂九十,故乡春事及重三”则流露出诗人对年老故乡的思考和对春天的感慨。尽管年事已高,诗人仍然怀揣着对生活的美好期许,表达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种花筑室知难办,借地犹能结草庵”更是体现了诗人乐观的精神,即使生活条件艰苦,也要努力去创造属于自己的空间和快乐。
整首诗表现了诗人对故乡的眷恋和对生活的热爱,尽管年事已高,仍然保持乐观的态度,体现了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诗中“桐帽”的意思是什么?
“遗老”指的是谁?
诗人想要种花建房,这体现了什么精神?
对比陆游的《自九里平水至云门陶山历龙瑞禹祠而归》与杜甫的《春望》,两者都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生活的感慨,但风格上,陆游更显轻松自然,而杜甫则多了一份沉重和忧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