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3:14:1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3:14:18
中秋月
自古分功定,唯应缺又盈。
一宵当皎洁,四海尽澄清。
静觉风微起,寒过雪乍倾。
孤高稀此遇,吟赏倍牵情。
这首诗表达了自古以来月亮的盈缺变化,似乎总是与人们的情感相连。今夜的月亮特别明亮,四海皆清澈。静静地感觉到微风轻轻吹起,寒意似乎在雪花刚刚飘落时就已降临。这样的孤高的月亮,难得一遇,令我倍感思绪万千。
朱庆馀,唐代诗人,生活在盛唐时期,其作品多以咏月、咏景为主,语言清新典雅,意境深远。
这首诗创作于中秋佳节之际,正值天高气爽,月明如昼,诗人通过描绘月亮和自然景色,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对故乡的思念。
《中秋月》是一首典型的咏月诗,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中秋明月的皎洁和宁静。开头两句以“自古分功定,唯应缺又盈”引入,反映了月亮的阴晴圆缺与人事的无常,寓意深刻。接着,诗人以“皎洁”描绘月色,展现出一种清澈透明的美感,令人心旷神怡。
第三、第四句则通过“静觉风微起,寒过雪乍倾”传达出秋夜的静谧与清寒,展现了一种空灵的境界。最后一句“孤高稀此遇,吟赏倍牵情”则表达了诗人对这种孤高景象的珍视,月亮的高洁让人倍感情怀,激起思乡之情。
整首诗风格清新,情感真挚,既有对自然美的赞美,又蕴含了人对岁月流转、生命无常的感慨,深刻而耐人寻味。
整首诗通过中秋明月的描写,传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对故乡、亲人的思念,体现出一种清幽而孤独的情感。
诗人通过哪种自然现象表达了人事的无常?
诗中“孤高稀此遇”中“孤高”的意思是:
诗歌的主题与哪种情感密切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