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辛卯满散天基节即事六首 其六

《辛卯满散天基节即事六首 其六》

时间: 2025-08-05 13:41:54

诗句

小臣无状挂丹书,还著青袍两载馀。

物色依然如碧鹳,阶衔久矣削绯鱼。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8-05 13:41:54

原文展示:

小臣无状挂丹书,还著青袍两载馀。
物色依然如碧鹳,阶衔久矣削绯鱼。

白话文翻译:

一位无能的小臣仍然挂着红色的榜文,已经穿着青色的官袍两年多了。周围的景色依然如同碧色的鹳鸟,阶梯上已经叼来了长久以来的削成片状的绯色鱼。

注释:

  • 小臣:指的是地位低微的官员。
  • 丹书:红色的榜文,通常用于表彰或惩处。
  • 青袍:指官员的服装,青色的袍子象征着官职。
  • 物色:指周围的景象和色彩。
  • 碧鹳:鹳鸟,通常象征吉祥。
  • 阶衔:指台阶上叼着的东西。
  • 削绯鱼:削成片状的红色鱼,可能象征着美食或富贵。

典故解析:

“丹书”与“青袍”均为古代官员的象征,分别代表着荣誉与身份。诗中提及的“碧鹳”与“绯鱼”则可能暗含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克庄(1187-1269),字梦阮,号简斋,宋代著名诗人。其诗风格多样,既有豪放激昂之作,也有细腻婉约之篇。刘克庄在诗词中常表达对时局的感慨与个人的遭遇。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辛卯年间,正值南宋时期,国家内忧外患,社会动荡。刘克庄以个人的经历为背景,通过诗歌表达对国家命运的关切与对自身处境的无奈。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小臣的身份出发,生动地描绘了他在官场中的无奈与困境。开篇描写小臣挂着红色榜文,暗示其无能与遭遇,随后提到青袍的穿着,反映出时间的流逝与身份的困扰。接下来的“物色依然如碧鹳”,则转向对周围环境的描写,暗示尽管外在美好,内心却难以释怀。最后一句“阶衔久矣削绯鱼”,则将个人的悲哀与美食的享受相融合,表现出一种无奈的享受。这首诗的整体情感基调是失落与惆怅,通过对比与细腻的意象传达出一种深刻的社会观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小臣无状挂丹书:小臣因无能而挂上了红榜文,说明他在官场上的不称职。
  2. 还著青袍两载馀:时间已过两年,他依旧穿着官袍,体现出他身份的尴尬和无能。
  3. 物色依然如碧鹳:周围的景象依旧美丽,象征着外在的安宁与美好。
  4. 阶衔久矣削绯鱼:阶梯上叼着的红鱼,象征着长久以来的富贵与享受,却也隐含着对美好生活的渴望与无奈。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小臣与美丽的景象相对比,突显内心的失落。
  • 对仗:上下句之间的结构对称,增强诗意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小臣的无能与周围美好景象的对比,表达了对现状的无奈与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反映了作者对官场的失望和对美好生活的渴望。

意象分析:

  • 丹书:象征着名声与荣誉,但在小臣手中却变得无用。
  • 青袍:代表官职和身份,但也象征着困境与无能。
  • 碧鹳:象征美好与吉祥,反映出诗人对生活的向往。
  • 削绯鱼:既是美味的象征,也暗含着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无奈。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小臣在诗中被描述为何无能?
    A. 无法升迁
    B. 挂丹书
    C. 穿青袍
    D. 物色如碧鹳
    答案:B

  2. 诗中提到的“碧鹳”象征什么?
    A. 富贵
    B. 吉祥
    C. 美食
    D. 美好生活
    答案:B

  3. 诗人对官场的态度是?
    A. 满意
    B. 失望
    C. 忧虑
    D. 无所谓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将进酒》:同样表达对生活的渴望与对现实的不满。
  • 杜甫的《春望》:反映了动荡时期的失落与忧虑。

诗词对比:

  • 刘克庄 vs. 杜甫:两位诗人均描绘了个人在社会动荡中的无奈与追求,但刘克庄更侧重于对官场的感慨,而杜甫则更多反映了国家的忧患。

参考资料:

  • 《宋诗鉴赏辞典》
  • 《中国古代文学史》
  • 《李白与杜甫的诗歌比较研究》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昭怀皇后挽歌词二首 其一 观山谒蒋叔明 龙堂 龙井 试墨 即事二首 其二 即事二首 其一 幽居二首 其二 幽居二首 其一 庆善再和复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韩的成语 龠字旁的字 射戟 水陆并进 千人一面 安稳 剥肤锥髓 黽字旁的字 三个臭皮匠,合成一个诸葛亮 瓷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流尸 革字旁的字 黹字旁的字 尊俎折冲 用钱因地 包含秘的成语 缶字旁的字 戾虫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