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读本朝事有感十首

《读本朝事有感十首》

时间: 2025-05-07 10:14:09

诗句

京携刽子丹谁颈,怒发私书族几家。

天下那贵黄背子,人间岂有白桃花。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0:14:09

原文展示

读本朝事有感十首
——刘克庄

京携刽子丹谁颈,怒发私书族几家。
天下那贵黄背子,人间岂有白桃花。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谁在京城里挥舞着刽子手的刀?愤怒中我写下私信,问问有多少家族受到影响。天下有谁珍惜黄背子?人世间又哪里能得见白桃花的芬芳?

注释

字词注释

  • :指京城,即当时的都城。
  • 刽子丹:指刽子手,形容杀戮,象征暴力。
  • 怒发:愤怒之下提笔书写。
  • 私书:私人书信,表达个人情感。
  • 黄背子:比喻贪婪之人,意指那些只重视金钱地位的人。
  • 白桃花:象征美好、高洁的事物。

典故解析

  • 刽子丹:源于古代对执行死刑的人的称呼,常用来比喻暴力与压迫的象征。
  • 黄背子白桃花:黄背子常常被用来指代世俗的贪婪,而白桃花则象征纯洁与美好,形成鲜明的对比。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克庄,字季真,号千江,宋代诗人,生于1125年,卒于1184年。他是南宋著名的诗人、词人和书法家,以其豪放的个性和深邃的诗风著称。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国家动荡不安,诗人感受到社会的腐败与人心的惶恐,因而写下此诗以抒发自己的忧虑和愤懑。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比与象征,深刻揭示了社会的黑暗与人性的贪婪。在第一句中,诗人通过“刽子丹”这一形象,暗示了权力的暴虐与无情,表现了对当时政治环境的不满与愤怒。第二句中提到的“私书”,则表达了诗人对家族、对亲人的关心,反映了他作为一个知识分子的责任感与忧虑。

接下来的两句则是对比的核心,诗人质疑“天下那贵黄背子”,指责那些只重视物质而不珍惜精神之美的人,表现出对世俗价值观的反思。而最后一句“人间岂有白桃花”,则是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与失落,象征着理想的破灭与现实的残酷。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鲜明,通过生动的比喻与强烈的情感,传达出作者对社会现状的深刻反思与对美好的向往,展现了刘克庄作为诗人深邃的思想和强烈的个性。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京携刽子丹谁颈:诗人质问谁在京城里挥舞着刽子手的刀,强调了暴力的存在。
  2. 怒发私书族几家:愤怒中写信询问受害的家族,表现出对社会现状的关心与无奈。
  3. 天下那贵黄背子:质疑那些重视物质而忽视精神的人,批判当时的世俗风气。
  4. 人间岂有白桃花:感叹美好事物的稀缺,表达对理想与现实的失落。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刽子丹”用作暴力的象征,增强了诗的视觉冲击力。
  • 对比:通过“黄背子”与“白桃花”的对比,突显了物质与精神的矛盾。

主题思想
整首诗探讨了人与社会、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关系,表现了诗人对社会黑暗的批判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刽子丹:象征暴力与压迫。
  • 黄背子:象征贪婪与庸俗。
  • 白桃花:象征理想与纯洁。

这些意象不仅反映了诗人的情感,也揭示了当时社会的现实,形成了深刻的文化内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京携刽子丹”中的“刽子丹”指的是什么?

    • A. 官员
    • B. 刽子手
    • C. 学者
  2. 诗中提到的“黄背子”象征着什么?

    • A. 美好
    • B. 贪婪
    • C. 忍耐
  3. “人间岂有白桃花”中的“白桃花”象征什么?

    • A. 财富
    • B. 理想与纯洁
    • C. 权力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李白《将进酒》

诗词对比: 可将刘克庄的《读本朝事有感十首》与杜甫的《春望》进行比较,两者皆表达对国家和社会的忧虑,但刘克庄更侧重于对人性的批判,杜甫则强调国家的衰败与个人的失落。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辞典》
  • 《刘克庄研究》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挽方宋贤四绝 挽方宋贤四绝 挽陈夫人卓氏二首 挽陈夫人卓氏二首 挽蔡子应郎中二首 挽蔡公南别驾二首 体南先生戒途有日惠诗为别三复黯然和韵奉送 体南先生戒途有日惠诗为别三复黯然和韵奉送 题须江驿诗后 题瘦牛岭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小毛 包含蕾的词语有哪些 据开头的成语 嫌贫爱富 交宫 亅字旁的字 衡颷 蕙折兰摧 俯顺舆情 髗骨 嗛嗛之食 先字旁的字 艮字旁的字 车填马隘 示字旁的字 素纱 齲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