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4:09:5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4:09:51
屡荐于诸老,斯人可在廷。
不令客翘馆,仅使直都厅。
史漫存融表,坟犹待愈铭。
西风已萧瑟,哀铎更堪听。
这首诗表达了对某位被推荐的人的赞许与期待。诗人多次向年长者推荐此人,希望他能在朝廷任职。然而,朝廷并没有给他特别的待遇,只是让他在普通的官厅任职。历史的记载尚未完全,墓碑上的铭文也待修复。如今西风已起,秋意渐浓,更加令人感到悲凉,哀伤的钟声在耳边响起,让人更是感伤。
刘克庄(1187年-1269年),字仲明,号石庵,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他的诗风以豪放、清新著称,深受古人影响,尤其是李白和杜甫。刘克庄在诗歌创作上追求个性,常常表达自己对国家、社会的关怀。
此诗写于南宋时期,社会动荡,诗人对时局感到忧虑。在这样的背景下,诗人希望通过诗歌表达对人才的渴望与对国家未来的思考。
《挽方粹景楫二首》是一首充满历史感和情感深度的诗作。诗中以“屡荐于诸老”开篇,显示了诗人对被推荐者的重视与期待。然而接下来的“不令客翘馆,仅使直都厅”,则揭示了诗人对现实的无奈与失望,表达了对人才被埋没的惋惜。这种情感在“史漫存融表,坟犹待愈铭”中得到了进一步的升华,历史的记载尚未完整,意味着人才的价值和贡献可能被遗忘,也暗示了对历史的反思。
诗中“西风已萧瑟,哀铎更堪听”则为诗歌增添了浓厚的悲秋气息,西风象征着时光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令人感受到一种伤感的情绪,似乎在悼念那些未能实现理想的人生。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人才的渴望与对现实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对社会的深切关注和对历史的思考。
整首诗在表达对人才的渴望同时,流露出对现实的无奈与对历史的反思,体现了诗人对社会现状的关心和对人生命运的深刻思考。
诗中提到的“诸老”指的是:
A. 年轻人
B. 年长者
C. 官员
诗人在诗中对人才的态度是:
A. 赞美
B. 忽视
C. 失望
“西风已萧瑟”中的“西风”象征:
A. 春天
B. 秋天
C. 夏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