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3:34:5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3:34:55
邂逅婆娑失少年,
剧谈抵掌尚超然。
君犹拄笏看山去,
我且披蓑听雨眠。
京洛分襟疑後会,
江吴把酒悟前缘。
暂来忽去都如梦,
疑是陈卿竹叶船。
偶然相遇,像年轻时那般自在,
畅谈之中兴致盎然。
你仍然在高处把握权柄,远眺山川,我则披上蓑衣,静静听雨入梦。
京城与洛阳之间,似乎暗示着我们将来再相会,
在江南与朋友对饮,恍惚间悟出往日缘分。
短暂的相聚与离去都如同梦境,
不禁怀疑那是陈卿的竹叶船。
作者介绍:范成大(1126年-1193年),字希文,号庭坚,浙江湖州人,宋代著名诗人、词人,擅长山水田园诗,曾任官职,后归隐。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作者在官场与隐居生活之间的反思,表达了对过往岁月的怀念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诗中反映了作者对权力与自由的思考,体现了他对人生的深刻理解。
这首诗通过描绘偶然的相遇,展现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以及对生命短暂的深刻思考。开头的“邂逅婆娑失少年”表达了对青春时光的怀念,接着“剧谈抵掌尚超然”则显示出在谈话中彼此的精神世界依然年轻而活跃。随后,诗人将自己与友人对比,展现出一种高远与自在的对立,表现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而“京洛分襟疑後会”一句,充满了对未来重逢的期待与不确定,流露出一种淡淡的惆怅。最后两句“暂来忽去都如梦,疑是陈卿竹叶船”则通过竹叶船的意象,进一步深化了梦境与现实的模糊,寓意着人世无常,人与人之间的相聚与离别如同梦幻,令人感慨。
整首诗在构思上层次分明,情感真挚,展现了范成大的艺术风格,兼具哲理与情感,令人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主题在于探讨人生的无常与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反映了作者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与对过往岁月的追忆。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京洛”指的是哪两个地方?
A. 北京和洛阳
B. 京都和洛杉矶
C. 京城和洛阳
D. 江苏和浙江
诗的主题主要是探讨什么?
A. 诗人的官场生活
B. 人生的无常与情感联系
C. 青春的回忆
D. 自然的美丽
“疑是陈卿竹叶船”中的“陈卿”是谁?
A. 诗人的朋友
B. 传说中的渔夫
C. 诗人的故人
D. 并无特指,象征性人物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鹿柴》相比,范成大的这首诗在情感表达上更加细腻,王维的作品更倾向于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而范成大则通过人际关系与内心感受反映人生哲理。两者均展现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但表达的方式各有千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