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葵花萱草

《葵花萱草》

时间: 2025-04-29 19:02:58

诗句

卫足保明哲,忘忧助欢娱。

欣欣夏日永,媚我幽人庐。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9:02:58

原文展示

葵花萱草
作者:范成大 〔宋代〕

卫足保明哲,忘忧助欢娱。
欣欣夏日永,媚我幽人庐。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对夏日美好时光的向往与享受。诗中提到的“卫足”意指保护和安稳,“忘忧”则是帮助人们忘记烦恼、享受欢乐。尽情享受这无尽的夏日,夏日的美丽深深吸引着我,陶醉于这宁静的居所。

注释

字词注释

  • 卫足:可能指代一种保护或安稳的状态。
  • 保明哲:保住明智和清晰的思想。
  • 忘忧:忘却烦恼,享受快乐。
  • 欣欣:形容生机勃勃,充满快乐。
  • 幽人庐:指隐居的人和他们的居所,表达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典故解析

“忘忧”这一概念在古代诗词中常常提到,代表着一种追求简单快乐的生活方式,反映出诗人对世俗烦恼的逃避和对自然生活的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范成大(1126年-1193年),字景仁,号石湖,江苏常州人。宋代杰出的诗人,他的诗以清新自然著称,擅长描写田园风光和隐居生活,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夏日,正值丰盛的季节,反映了诗人对夏日的喜爱,以及在自然中寻找快乐的心态,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葵花萱草》这首诗充满了夏日的气息,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满足。诗的开头以“卫足保明哲”开始,给人一种安稳的感觉,似乎在说在这个宁静的夏日里,心灵得到了保护和宁静。在接下来的“忘忧助欢娱”中,诗人表达了希望人们能够忘却烦恼,享受眼前的快乐时光。这里的“欢娱”不仅是物质上享受的快乐,更是精神上的愉悦。

“欣欣夏日永”中,诗人描绘了一个充满生机的夏天,阳光明媚,万物复苏,给人一种无限的希望与生机。最后一句“媚我幽人庐”,则是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强调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诗人在这片宁静的庐舍中,享受着夏日的美好,感受到生活的乐趣。

整首诗通过对夏日的描写,传达了诗人对宁静与快乐的追求,表现了清新自然的生活态度,给人以美的享受与内心的平静。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卫足保明哲:在宁静的环境中,能够保持明智和清晰的思考。
  2. 忘忧助欢娱:忘却烦恼,享受生活中的欢乐。
  3. 欣欣夏日永:夏日的光景生机勃勃,似乎永无止境。
  4. 媚我幽人庐:自然的美好吸引着我,陶醉于这个幽静的居所。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夏日”比作生机勃勃的存在,传达快乐的情感。
  • 对仗:如“卫足”和“忘忧”在意象上形成对比,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是追求宁静与快乐的生活态度,通过对夏日的描写,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美好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葵花:象征阳光、热情和生命力。
  • 萱草:常被视为忘忧草,象征着忘却烦恼,追求快乐的生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忘忧”主要指什么? A. 忘记所有的事情
    B. 忘却烦恼,享受快乐
    C. 忘记时间的流逝

  2. 诗的主题是什么? A. 对战争的思考
    B. 追求宁静与快乐的生活
    C. 描写冬天的景象

  3. “欣欣夏日永”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夏天的厌倦
    B. 对夏天的喜爱与向往
    C. 对未来的忧虑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描绘了宁静夜晚的思乡之情。
  • 《夏日绝句》(李清照):描写夏日景象,表达对自然的热爱。

诗词对比

  • 《山居秋暝》(王维):同样描绘隐居生活的诗,但强调秋天的宁静与深远。
  • 《江畔独步寻花》(杜甫):强调春天的生机与繁华,展现春日的活力与美好。

通过对比,可以看出不同诗人在不同季节中对自然的感受和生活态度的差异,反映出各自独特的个性和情感。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辞典》
  • 《范成大诗词集》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酬梦得比萱草见赠 感逝寄远 早春晚归 残春曲(禁中口号) 能无愧 酬杨九弘贞长安病中见寄 武丘寺路(去年重开寺路桃李莲荷约种数千株) 玩半开花赠皇甫郎中(八年寒食日池东小楼上作) 题韦家泉池 喜闲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寡廉鲜耻 甘酸 筏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麥字旁的字 滞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成果 一副急泪 瘠牛羸豚 赞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度量衡 篷厂 包含饥的词语有哪些 毛字旁的字 反犬旁的字 解衣卸甲 卝字旁的字 象简 儿字旁的字 煽风点火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