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青玉案·短亭芳草长亭柳

《青玉案·短亭芳草长亭柳》

时间: 2025-05-02 11:13:20

诗句

短亭芳草长亭柳。

记桃叶,烟江口。

今日江村重载酒。

残杯不到,乱红青冢,满地闲春绣。

翠阴曾摘梅枝嗅。

还忆秋千玉葱手。

红索倦将春去後。

蔷薇花落,故园胡蝶,粉薄残香瘦。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1:13:20

原文展示:

短亭芳草长亭柳。记桃叶,烟江口。今日江村重载酒。残杯不到,乱红青冢,满地闲春绣。翠阴曾摘梅枝嗅。还忆秋千玉葱手。红索倦将春去後。蔷薇花落,故园胡蝶,粉薄残香瘦。

白话文翻译:

在短亭边芳草茂盛,长亭边杨柳垂翠。记得桃叶随风漂荡,在烟雾笼罩的江口。今天在江村再一次举杯畅饮,但残杯还未喝完,满地的乱红和青冢,仿佛春天的绣花随意散落。曾在翠阴下摘梅枝嗅香,至今还记得秋千上轻柔的玉葱手。红丝带疲倦地送走春天,蔷薇花瓣飘落,故乡的蝴蝶也在飞舞,粉色的香气已然淡薄。

注释:

  • 短亭:指短小的亭子,常用于游玩或避雨。
  • 芳草:指芳香的草,象征春天的生机。
  • 长亭柳:长亭旁的柳树,常用作离别的意象。
  • 桃叶:桃树的叶子,象征着春天的气息。
  • 烟江口:江水的尽头,烟雾弥漫的地方,营造出朦胧的美感。
  • 乱红青冢:形容落花满地,青色的墓地,暗示着生命的无常。
  • 翠阴:翠绿色的阴影,指树荫。
  • 玉葱手:形容女子纤细的手。
  • 红索:红色的丝带,寓意着离别时的伤感。
  • 胡蝶:蝴蝶,常用来象征美好与自由。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吴文英(约 1070—1135),字文英,号梅溪,南宋词人,擅长写词,尤其是小令,风格清丽婉约,情感细腻。其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和人情世态,情感真挚,具有一定的哲理性。

创作背景: 《青玉案·短亭芳草长亭柳》写于南宋时期,正值吴文英的创作高峰期。此时,吴文英生活在动荡的时代,国家的变迁和个人的命运交织,使得他的作品中充满了对故乡与青春的怀念,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诗歌鉴赏:

《青玉案·短亭芳草长亭柳》透过细腻的笔触,将春天的景色与内心的情感交织在一起。诗的开头以“短亭芳草长亭柳”描绘了一幅生机盎然的春日图景,展现了自然的美好,然而随之而来的却是对往昔的追忆与感伤。作者通过“记桃叶,烟江口”的描写,唤起了对旧时光的怀念,让人感受到那份若隐若现的忧伤。

在“今日江村重载酒”中,诗人以饮酒来抒发内心的情感,酒的残杯似乎象征着过去美好时光的逝去。“满地闲春绣”则以生动的意象,表达了对春天流逝的无奈与惋惜。接下来的“翠阴曾摘梅枝嗅”,则将诗人对春日的回忆与现实的孤独感形成鲜明对比,令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忧伤。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意象和流畅的语言,描绘了一个个生动的场景,既有春天的生机,也有对过往的思念和对未来的迷茫。吴文英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色相结合,展现了宋代词人的情怀与智慧。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短亭芳草长亭柳:描绘春天的景色,短亭旁芳草遍地,长亭边杨柳垂柳,生机勃勃。
  2. 记桃叶,烟江口:回忆桃树叶子的模样,烟雾笼罩的江口,营造出朦胧的氛围。
  3. 今日江村重载酒:今在江村再次饮酒,表现出对往昔的追忆。
  4. 残杯不到,乱红青冢,满地闲春绣:残杯未喝尽,地上满是落花,象征着春天的流逝与无常。
  5. 翠阴曾摘梅枝嗅:曾在树荫下摘梅花嗅香,充满了对美好过往的留恋。
  6. 还忆秋千玉葱手:想起曾经在秋千上轻轻摇晃的女子,手如玉葱般细腻。
  7. 红索倦将春去後:红丝带已然疲倦,春天也随之离去,暗示着时间的无情。
  8. 蔷薇花落,故园胡蝶,粉薄残香瘦:蔷薇花瓣飘落,故乡的蝴蝶依旧飞舞,香气已然微薄。

修辞手法

  • 比喻:“玉葱手”比喻女子的纤细柔美,增强了形象的生动性。
  • 拟人:“春去後”赋予春天以人的情感,使得时间的流逝更加感人。
  • 对仗:“满地闲春绣”与“乱红青冢”形成对照,展现了春天的美好与生命的无常。

主题思想: 整首词以春天的景色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表达了对青春与往昔的怀念,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对故乡的思念。诗人在自然与个人情感之间找到了共鸣,展现了深刻的哲理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短亭:象征着离别与怀念。
  2. 芳草:象征着春天的生机与美好。
  3. 长亭柳:常见的离别意象,代表着哀愁。
  4. 桃叶:象征着青春的美好时光。
  5. 乱红青冢:象征着生命的无常与逝去。
  6. 翠阴:象征着宁静与美好,提供了内心的寄托。
  7. 胡蝶:象征着自由与美好,寄托了对故乡的怀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短亭”指的是: A. 短小的亭子 B. 高大的建筑 C. 河流的尽头 D. 山间小路

  2. “红索倦将春去後”中的“红索”象征: A. 酒杯 B. 离别的伤感 C. 春天的美好 D. 朋友的相聚

  3. 整首词主要表现了: A. 对未来的期待 B. 对故乡的思念与时光的感慨 C. 对财富的追求 D. 对权力的渴望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苏轼的《水调歌头》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 李清照《如梦令》:同样描绘了对往昔的思念,情感细腻,表现出女性的柔情。
  • 苏轼《水调歌头》:虽风格不同,但同样展现了对时间与命运的思考,情感深邃。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吴文英词研究》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小舟晚归 避暑江上 盆池 醉题 幽居戏赠邻曲 雪晴欲出而路泞未通戏作 自规 卜居三山已四十年矣暇日有感聊赋五字 幽居戏咏 初夏杂咏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如心 心号 釒字旁的字 沿海开放城市 心满意得 诐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斤车御史 千钱买邻 非字旁的字 榆羹 姑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蜚英腾茂 忌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頁字旁的字 飠字旁的字 素餐尸禄 反文旁的字 治古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