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生查子·含羞整翠鬟

《生查子·含羞整翠鬟》

时间: 2025-04-28 23:37:17

诗句

含羞整翠鬟,得意频相顾。

雁柱十三弦,一一春莺语。

娇云容易飞,梦断知何处。

深院锁黄昏,阵阵芭蕉雨。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23:37:17

原文展示

含羞整翠鬟,得意频相顾。
雁柱十三弦,一一春莺语。
娇云容易飞,梦断知何处。
深院锁黄昏,阵阵芭蕉雨。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词描绘了一位女子在春日的深院中,心怀羞怯却又得意的情景。她在整理翠绿的发髻,偶尔抬头与对方相视,流露出甜美的笑容。她的心中满是春天的气息,仿佛听到了春莺在一弦一弦地歌唱。娇嫩的云朵轻易飞散,梦醒时分却不知去向何方。深宅大院里黄昏将至,阵阵芭蕉上的雨声不断传来,带来几分惆怅。

注释

  • 含羞:形容女子因害羞而面露红晕。
  • 翠鬟:指用翠色发饰整理的发髻。
  • 雁柱:指古代乐器,十三弦表示音乐的优美。
  • 春莺:春天的黄莺,象征着春的生机。
  • 娇云:形容轻盈柔美的云朵。
  • 阵阵:形容声音或气息的频繁。
  • 芭蕉:指芭蕉树,常用以衬托夏雨的情景。

典故解析

“雁柱”是古代的乐器,这里用来象征音乐的悠扬。诗中提到的“春莺”常作为春天的象征,表达生命的活力与情感的细腻。而“深院锁黄昏”则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忧伤的氛围,与“阵阵芭蕉雨”相呼应,增添了诗的情感深度。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和历史学家。他以散文、诗词和古文著称,风格清新自然。其词风婉约,常表现对人生的感悟和对理想的追求。

创作背景

“生查子·含羞整翠鬟”创作于宋代,正值社会文化繁荣的时期。此诗表达了对春日生活的细腻观察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反映了当时文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爱情的感悟。

诗歌鉴赏

这首词以细腻的描写和鲜明的意象,展现了女子在春日深院中的细腻心情。开篇“含羞整翠鬟”,已将女子的羞怯与美丽展现得淋漓尽致,既有对自身形象的关心,也暗含对他人目光的期待与羞涩。词中通过“得意频相顾”进一步渲染了她内心的欢愉与自信,展现出一种青春的活力。

“雁柱十三弦”则借助音乐的意象,传达出春天的生机与活力。春莺的歌声如同细腻的情感,在耳边轻轻流淌,给人以愉悦和温暖的感受。此时,娇云轻易飞散,表现出一种无奈的失落,仿佛在提醒人们梦境的短暂与现实的无常。

最后一句“深院锁黄昏,阵阵芭蕉雨”,将情感推向高潮,黄昏的深院象征着孤独与思念,而芭蕉雨声则增添了几分惆怅与思索,令人感受到对逝去时光的感慨。这首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女性内心的情感世界,既有对美好爱情的憧憬,也有对现实的深刻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含羞整翠鬟:描写女子在整理发髻时的羞涩神态。
  2. 得意频相顾:她心中满是得意,常常与他人对视。
  3. 雁柱十三弦:音乐的悠扬伴随着春天的到来,象征着生命的活力。
  4. 一一春莺语:每一声春莺的歌唱都似乎在诉说着春天的情感。
  5. 娇云容易飞:轻盈的云朵随风飘散,象征着梦的短暂。
  6. 梦断知何处:梦醒后,不知去往何方,表现内心的迷惘与失落。
  7. 深院锁黄昏:深宅大院中,黄昏的寂静与孤独。
  8. 阵阵芭蕉雨:雨声不断,增添了几分惆怅的氛围。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女子的羞涩比作花朵的含苞待放,展现出美丽与脆弱。
  • 拟人:春莺的歌声被赋予情感,仿佛在与人倾诉。
  • 对仗:如“娇云容易飞”与“梦断知何处”,增强了词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全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春日中女子的青春与情感。它不仅表现了对爱情的期待与渴望,也反映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与思索,展现了人性中柔美而脆弱的一面。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翠鬟:象征着美丽与青春。
  • 春莺:代表生机与希望。
  • 芭蕉雨:象征孤独与思念。

文化内涵与象征意义

  • 翠鬟: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发髻是一种女性美的象征,整齐的发髻代表着对生活的热爱与追求。
  • 春莺:春天的使者,象征着新生与爱情的萌芽。
  • 芭蕉雨:在古诗中常常与忧愁、思念相联,表现了对逝去时光的感慨。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词中“含羞整翠鬟”中的“翠鬟”指的是什么? A. 一种乐器
    B. 绿色的发饰
    C. 黄昏的景象

  2. “雁柱十三弦”中的“十三弦”指的是什么? A. 一种乐器
    B. 十三只雁
    C. 十三种乐器

  3. 诗中提到的“阵阵芭蕉雨”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欢快
    B. 失落与思念
    C. 兴奋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温庭筠《绮怀》

诗词对比

  • 欧阳修的词多表现出细腻的情感与对生活的感悟,而李清照的词则更侧重于女性的内心世界与情感的波动。两者在描写手法上各有千秋,但都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

参考资料

  • 《欧阳修诗文集》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移筭山五杉归植里弟 次运都尉王晋卿天驷监邂逅作兼呈坐客 复用前韵答十五叔父任城相会见和诗任城有李白旧游处录于诗中 万年欢(梅) 再用韵和陈伯比二首 其二 次韵阎甥伯温池上八首 陌上花八首 大风过彭浪矶 次韵邓正字慎思秋日同文馆九首 建除体二首答黄鲁直教授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逆流而上 室女 筌句 宴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央恳 过端 鼎字旁的字 气字旁的字 实话实说 片开头的成语 齾齾 飞字旁的字 王字旁的字 枉突徙薪 栾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多嘴献浅 勤学好问 目字旁的字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