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1:57:4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1:57:48
今朝不用小乌篷,信步湖山翠黛中。
好是晴秋澄若洗,望山桥上望双峰。
今天不需要小船了,我在湖山之间悠然步行。
秋天的晴天清澈如洗,站在桥上可以眺望到双峰。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明显的典故,但使用的自然景色描写常见于古代诗词,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向往。
作者介绍: 魏新河,现代诗人,生于20世纪,致力于传统诗词的创作与现代诗歌的探索,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观,表达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一个秋日的清晨,诗人可能在西湖游览时,感受到湖光山色的美好,便写下此诗,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
《西湖竹枝 其十四》以清晰的意象和生动的描写展现了西湖秋日的美丽景色。诗中诗人放弃了传统的船只,选择在湖山之间漫步,体现了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清秋的阳光洒在湖面上,水面如洗,显得格外明亮,诗人站在桥上远眺双峰,仿佛世界都在这一刻静止,只有眼前的美景在心中荡漾。
整首诗在语言上简练而富有画面感,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诗人以“今朝”开篇,暗示着当下的美好,整个诗句流畅而自然,仿佛将读者也带入了那片美丽的自然之中。诗中的“晴秋”与“澄若洗”形成鲜明对比,既描绘了秋的清新,又暗示了生活的恬淡与宁静。
这首诗不仅是对西湖风光的赞美,也是对生活态度的反思与感悟。诗人通过自然景色表达了对自由与宁静的向往,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读后令人感受到一种心灵的宁静与惬意,仿佛身临其境,心随景动。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表达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欣赏,展现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呼唤人们回归自然,享受生活的美好。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今朝不用小乌篷”表达了什么意图?
A. 想要乘船游湖
B. 选择步行,享受自然
C. 讨论天气
“澄若洗”在这里表达了怎样的意象?
A. 水面模糊
B. 水面清澈明亮
C. 水面波涛汹涌
诗人通过什么方式表达对生活的态度?
A. 强调忙碌
B. 选择悠然步行
C. 讨论诗歌的创作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可以将魏新河的《西湖竹枝 其十四》与杜甫的《春望》进行比较,两者都是对自然的描写,但魏新河侧重于个人的感受与宁静,而杜甫则在描绘自然的同时反映了时代的动荡与个人的忧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