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西湖曲

《西湖曲》

时间: 2025-05-10 04:22:19

诗句

十里风光烟水白,嵯峨帝城紫雾隔。

笛声吹断蒲叶风,鹭飞界破青山色。

湖波鳞鳞织成縠,翠盖红幢机上簇。

长安富儿美少年,马行紫陌香尘扑。

画舫谁家窈窕娘,半额鹅黄时样妆。

玉手折花娇无力,花枝斜挂银丝长。

隔花踌蹰意相属,稍稍谈笑闻馀香。

夕阳西下汉水远,无计问觅双琼珰。

巫山高哉但入梦,安得插翅飞其傍。

君不见吴姬采莲自唱曲,君王尚在舟中宿。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4:22:19

原文展示

西湖曲
作者:吴龙翰 〔宋代〕

十里风光烟水白,
嵯峨帝城紫雾隔。
笛声吹断蒲叶风,
鹭飞界破青山色。
湖波鳞鳞织成縠,
翠盖红幢机上簇。
长安富儿美少年,
马行紫陌香尘扑。
画舫谁家窈窕娘,
半额鹅黄时样妆。
玉手折花娇无力,
花枝斜挂银丝长。
隔花踌蹰意相属,
稍稍谈笑闻馀香。
夕阳西下汉水远,
无计问觅双琼珰。
巫山高哉但入梦,
安得插翅飞其傍。
君不见吴姬采莲自唱曲,
君王尚在舟中宿。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西湖的美丽景色和其中的悠闲生活。十里湖光烟雾缭绕,远处的帝城被紫雾笼罩。笛声穿透了蒲叶间的微风,白鹭在青山的背景下自由飞翔。湖面波光粼粼,如同织成的绸缎,船上的翠盖和红幢相互辉映。长安的富家公子骑马在香气四溢的紫陌上行走。画舫上的女子妩媚动人,轻妆淡抹,娇弱的手轻轻折下花朵,花枝斜挂在她的耳边。隔着花丛,她犹豫着心意,轻声交谈,香气余韵环绕。夕阳西下,汉水遥远,我无计寻找那双璧琼珰。巫山高耸如梦,我又怎能插翅飞去靠近你?你可曾见吴姬采莲自唱的曲子,君王仍在船上安然入睡。

注释

  • 十里:形容西湖的辽阔。
  • 烟水白:形容湖面如烟似雾,景象朦胧。
  • 嵯峨:高耸的样子,形容帝城远处的高山。
  • 笛声:指吹笛子的声音。
  • 蒲叶风:蒲草的叶子在风中摇动。
  • 鹭飞:白鹭飞翔的场景。
  • 鳞鳞:形容湖面波光粼粼如鱼鳞般细腻。
  • 翠盖红幢:形容船帆的颜色。
  • 窈窕娘:形容女子的美丽。
  • 鹅黄:淡黄色,形容女子的妆饰。
  • 琼珰:玉石制成的耳饰,象征美丽和珍贵。
  • 巫山:传说中的美丽山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吴龙翰是宋代著名的诗人,以其才情和作品受到当时文人的推崇。他的诗风婉约,擅长描绘自然景色与人情,常常将两者结合,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

创作背景

《西湖曲》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社会经济繁荣,文人雅士常常聚集在西湖之畔,吟诗作对,享受生活的闲适。诗中描绘的场景体现了当时文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美的追求。

诗歌鉴赏

《西湖曲》是一首描写西湖美景及其人文气息的诗作,诗中充满了生动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开篇便以“十里风光烟水白”引出湖面的朦胧美,营造出一种如梦似幻的氛围。接着,诗人通过描绘远处的帝城,笛声、白鹭等自然景物,逐渐展开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

湖水的波光粼粼与船上的鲜艳景象形成鲜明对比,展现出一种和谐美好的画面。长安的美少年骑马而行,增添了诗的生活气息。随后,诗人对画舫中女子的描写,既有对其美丽的赞美,也流露出对爱情的渴望。隔着花丛,彼此心意相属,却又因距离而感到无奈,表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

最后,夕阳西下,诗人感慨无法寻觅爱人,心中充满了惆怅与向往。巫山的美丽在梦中,却无法真正靠近,这种梦幻与现实的交织令人深思。整首诗情感细腻,意境悠远,既有对自然的赞美,也蕴含了对人世情感的感慨,展现了诗人的艺术才华和情感深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十里风光烟水白:描绘西湖美丽的风景,烟雾缭绕,仿佛白色的水面。
  2. 嵯峨帝城紫雾隔:远处的帝城被紫色的雾气隔开,增加了神秘感。
  3. 笛声吹断蒲叶风:笛声穿透了蒲叶摇动的微风,营造出宁静的氛围。
  4. 鹭飞界破青山色:白鹭在青山的背景下飞翔,形成了动静结合的美景。
  5. 湖波鳞鳞织成縠:湖面波光粼粼,如同织成的绸缎,形象生动。
  6. 翠盖红幢机上簇:船上的翠色帆盖和红色幢旗交相辉映,增添了活力。
  7. 长安富儿美少年:长安的富家公子,描绘了当时社会的富裕与繁荣。
  8. 马行紫陌香尘扑:骑马行走在香气四溢的道路上,生动地展现了生活的气息。
  9. 画舫谁家窈窕娘:画舫中,美丽的女子是谁,引发对美的联想。
  10. 半额鹅黄时样妆:女子淡妆轻抹,形象动人。
  11. 玉手折花娇无力:女子的手轻轻折花,表现出娇弱的姿态。
  12. 花枝斜挂银丝长:花枝垂挂,增添了一种柔美的氛围。
  13. 隔花踌蹰意相属:隔着花丛,彼此心意相通,表现出情感的细腻。
  14. 稍稍谈笑闻馀香:轻声交谈,香气萦绕,营造出轻松愉悦的氛围。
  15. 夕阳西下汉水远:夕阳渐落,汉水远在天边,表现出一种惆怅。
  16. 无计问觅双琼珰:无奈无法寻找爱人,象征着对美好爱情的渴望。
  17. 巫山高哉但入梦:巫山的美景如梦,表达出对美好理想的向往。
  18. 安得插翅飞其傍:渴望能如鸟飞到爱人身边,表现出强烈的爱慕之情。
  19. 君不见吴姬采莲自唱曲:提及吴姬采莲的情景,增加了诗的历史深度。
  20. 君王尚在舟中宿:君王在船中入睡,形成一种对比,暗示离别的忧伤。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湖波鳞鳞织成縠”,将湖水比作织成的绸缎,形象生动。
  • 拟人:如“玉手折花娇无力”,让花朵似乎具有人性,增添情感色彩。
  • 对仗:如“翠盖红幢机上簇”,上下句词语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西湖美景的赞美和对爱情的向往,流露出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的感慨。诗人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人们在自然美景中感受到的愉悦和爱情的甜美,同时也蕴含着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与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西湖:象征着美丽与宁静的自然景观。
  • 笛声:代表着生活的悠闲与雅致。
  • 白鹭:象征着纯洁与自由。
  • 画舫:代表着富裕与闲适的生活方式。
  • 夕阳:象征着时光的流逝与人生的无常。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西湖曲》的作者是?

    • A. 李白
    • B. 吴龙翰
    • C. 杜甫
    • D. 白居易
  2. “十里风光烟水白”中的“烟水”主要指什么?

    • A. 湖面
    • B. 山峰
    • C. 天空
    • D. 云彩
  3. 诗中提到的“琼珰”是什么?

    • A. 一种花
    • B. 一种船
    • C. 玉石耳饰
    • D. 一种乐器

答案

  1. B
  2. A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庐山谣》
  • 杜甫的《春望》
  •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吴龙翰《西湖曲》白居易《琵琶行》

  • 主题:两者都表现了对美的追求和对生活的感悟,但《西湖曲》更侧重于自然景色的描绘,而《琵琶行》则通过音乐表达情感。
  • 风格:吴龙翰的诗更为细腻婉约,而白居易的诗则直白生动,富有叙事感。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古诗词名句解析》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戊子三月望日自伊犁首途 其一 过岩镇谒鲍觉生先生故居晤先生之孙伯荀茂才 寄化城寺 题义门胡氏华林书院三首 题义门胡氏华林书院三首 题义门胡氏华林书院三首 送何水部蒙出牧宜阳 建茶呈使君学士 寄化城寺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声出金石 屮字旁的字 龝字旁的字 泻证 月貌花容 攫戾执猛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受命于危难之间 辰字旁的字 专乱 斗字旁的字 虏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贝字旁的字 响鼻 听行 多能多艺 进躁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