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8:49:3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8:49:33
送向兄荆父帅维扬二首 其二
作者: 曾协
大父曾开刺史天,
固应陈迹尚依然。
邦人却怪家风在,
故老今推宅相贤。
仗钺秉旄仍置使,
轻裘缓带更安边。
须知此日分忧重,
更觉光荣掩后前。
这首诗的意思是:我的祖父曾经担任过刺史,留下的事迹至今仍在。地方上的人们却对我的家风有所非议,年长的人们现在都称赞我的宅子是贤良之地。手握权柄,身披铠甲,仍然要任命使者;穿着轻薄的衣服,闲适地生活,才能安定边疆。要知道,今天肩负的忧虑是沉重的,愈发感受到荣耀遮掩在前的光辉。
曾协(生卒年不详),宋代诗人,生活在南宋时期。他以诗歌见长,风格清新,擅长描写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关注家国事宜。
这首诗作于作者送别一位名叫向兄的朋友,表达了对家族荣耀与个人责任的思考。诗中提及祖父的成就与家族的声望,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家风的重视以及作者对自己责任的感悟。
这首诗通过对家族历史的回顾,展现了个人与家国之间的紧密联系。开篇提到“祖父曾开刺史天”,不仅强调了家族的荣耀,也暗示了身为后代的责任。接下来的“邦人却怪家风在”,则引出了对家族声誉的反思,似乎在表明,尽管有过往的辉煌,但在现实中仍需面对外界的质疑。
接下来,“仗钺秉旄仍置使”与“轻裘缓带更安边”形成鲜明对比,前者象征着权力与责任,而后者则代表着安逸与享受。这里的对比揭示了身处权力中心的双重压力:一方面是对国家的责任,另一方面则是个人的生活选择。
最后两句“须知此日分忧重,更觉光荣掩后前”点明了诗的中心思想,强调了责任的重大与荣耀的相对。荣光虽在,但背后所承载的责任与忧虑则更为沉重。
全诗围绕家族荣耀与个人责任展开,探讨了在荣耀背后所承载的重压,表达了对家风和个人选择的深刻思考。
这些意象不仅承载了个人情感,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家族与个人责任的重视。
曾协是哪一朝代的诗人?
诗中提到的“刺史”指的是?
“须知此日分忧重”表达了什么思想?
答案:
曾协的《送向兄荆父帅维扬二首 其二》与杜甫的《春望》均反映了对家国的思索,但曾协更注重家族的荣光与责任,而杜甫则更强调个人在动荡社会中的无奈与忧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