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3:36:4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3:36:49
切瑳琢磨,变态肴讹。
葛陂化龙之杖,陶家居蛰之梭。
同条生兮有数,同条死兮无多。
末后句,只这是,风舟载月浮秋水。
全诗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对古代智慧和变幻无常的感慨,强调了事物的本质与表象之间的关系。首先提到的“切瑳琢磨”意指对事物的深思熟虑,而“变态肴讹”则暗示了对事物变化的无奈。接着提到“葛陂化龙之杖”和“陶家居蛰之梭”,分别代表了古代传说中的神奇与人们的居住生活。最后几句则表达了生命的稀少与无常,风舟在月光下漂浮,象征着虚幻与孤独的感受。
释正觉,宋代高僧,生平致力于佛教的传播与哲学思想的探讨,作品以简练、深刻著称,常常融入诗词中表达对人生和宇宙的思考。
该诗创作于一个对古代文化再思考的时代,正觉通过古代典故与现代思考相结合,表达对生命、变幻和宁静的理解。
这首诗以其深刻的哲理和精炼的语言吸引了读者的注意。诗中通过对古代传说和日常生活的对比,展现了人类对生命的思考与探索。开篇的“切瑳琢磨”带有一种追求真理的执着,而随后的描写则让人联想到每个人的生命都是有限的,正如“同条生兮有数”所指出的那样,生命的价值在于珍惜和思考。最后的意象“风舟载月浮秋水”则如同一幅画,让人感受到孤独、宁静,以及对生命无常的感慨。整首诗在形式上简洁而意味深长,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反思。
整首诗传达了对生命的思考,强调了生命的短暂和人们对真理的追寻,同时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切瑳琢磨”意指:
A. 细致思考
B. 粗心大意
C. 随意而为
“同条生兮有数”强调了:
A. 生命的稀少
B. 生命的丰富
C. 生命的无常
本诗的主题是什么?
A. 对古代文化的赞美
B. 对生命的思考与珍惜
C. 对自然的描绘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