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07:36:3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07:36:31
连岁遭饥馑,民间气索然。
十家九不爨,升米百馀钱。
凛凛饥寒地,萧萧风雪天。
人无告急处,闭户抱愁眠。
这几年总是遭遇饥荒,民间的情绪十分低落。
十户人家有九户没有做饭,米价已经上涨到每升百多钱。
寒冷和饥饿的环境让人感到凛冽,外面风雪交加。
人们没有可以求助的地方,只能关门独自抱着忧愁入睡。
戴复古(生卒年不详),名复古,字子舆,号景庄,南宋诗人,曾任职于地方官员。他的诗歌多反映社会现实,以忧国忧民、关心民生著称。戴复古的作品常常展现出对时代的深刻洞察和对人民疾苦的关切。
《庚子荐饥 其二》写于宋代庚子年,正值社会动荡和饥荒频发的年代。诗人通过对饥荒的描绘,表达了对人民困境的同情和对社会现状的无奈。
《庚子荐饥 其二》是一首深刻反映社会现实的诗,通过简练而生动的语言,展现了饥荒带来的沉重影响。诗的开头“连岁遭饥馑”,直接指出了时间的延续性,强调了饥荒对人们生活的影响。接着“十家九不爨,升米百馀钱”,以具体的数据和情景描绘出民生的困苦,令人感同身受。
“凛凛饥寒地,萧萧风雪天”,这两句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反衬出人们的孤独与绝望。诗人在这里不仅描绘了外部的寒冷和饥饿,也折射出内心的苦闷和无助。最后一句“人无告急处,闭户抱愁眠”,以“闭户”表现出人们的孤立无援,进一步加深了诗的悲凉感。
整首诗在语言上简练而富有表现力,情感真挚,深刻揭示了饥荒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沉重打击,表现了诗人对社会现状的深切关注与悲悯之情。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揭示饥荒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困境与无助,同时表达了诗人对民生疾苦的关注和同情,展现了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诗中提到的“十家九不爨”是为了说明什么?
“凛凛饥寒地”中的“凛凛”是形容什么?
诗人通过哪些方式表达对民生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