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8:06:1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8:06:14
茅檐下始栽竹
(柳宗元)
瘴茅葺为宇,溽暑常侵肌。
适有重膇疾,蒸郁宁所宜。
东邻幸导我,树竹邀凉飔。
欣然惬吾志,荷锸西岩垂。
楚壤多怪石,垦凿力已疲。
江风忽云暮,舆曳还相追。
萧瑟过极浦,旖旎附幽墀。
贞根期永固,贻尔寒泉滋。
夜窗遂不掩,羽扇宁复持。
清泠集浓露,枕簟凄已知。
网虫依密叶,晓禽栖迥枝。
岂伊纷嚣间,重以心虑怡。
嘉尔亭亭质,自远弃幽期。
不见野蔓草,蓊蔚有华姿。
谅无凌寒色,岂与青山辞。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茅檐下栽种竹子的情景。诗中提到,茅草搭成的屋顶,炎热的夏天常常侵扰肌肤。正值疾病缠身,蒸蒸的气候让我难以忍受。东边的邻居好心引导我,种上竹子以迎接凉爽的微风,令我心满意足,满心欢喜。楚地多怪石,开垦的力量已感疲惫。江风忽然在黄昏时分吹来,车子摇曳,仿佛在追赶。萧瑟的景象经过极浦,幽静的台阶上,荡漾着旖旎的风光。愿竹子根深叶茂,给你带来清凉的泉水。夜晚窗户不再关闭,手中的扇子也不再拿起。清凉的露水聚集在竹叶上,早晨的床褥湿润,我早已察觉。网虫依偎在密叶中,晨鸟栖息在遥远的枝头。怎么会在纷扰的尘世中,内心却感到如此安宁。竹子亭亭而立,远离繁杂的尘世。眼前不见野草,只有郁郁葱葱的竹子,显得格外清雅。相信没有寒意,怎会与青山告别?
作者介绍:柳宗元(773-819),字宗元,号柳河,唐代文学家、政治家。与王勃、卢照邻、骆宾王并称“初唐四杰”。他以散文和诗词闻名,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怀。
创作背景:柳宗元在仕途失意后,曾被贬至永州。在此期间,他常常通过对自然的描写来抒发自己的情感。这首诗反映了他在艰苦环境中,对自然的向往和对生活的追求。
《茅檐下始栽竹》是一首充满自然气息的诗,展现了柳宗元在逆境中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向往。诗的开头,作者以“瘴茅葺为宇”引入,描绘了他所处的环境,茅草屋顶和炎热的气候让人感到压抑。接着,诗人通过东邻的引导,开始栽种竹子,这不仅是对自然的亲近,也是对自己心灵的一种寄托。
“欣然惬吾志,荷锸西岩垂”,这句表达了他对植竹的喜悦与期待,竹子象征着坚韧与清雅,反映了他内心的志向与追求。后面的描写中,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出一种宁静而美好的生活状态,夜晚窗户不掩、清露集浓,显示了他对安静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意象交织,情感真挚,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清新生活的追求,尤其是竹子所象征的高洁品格和坚韧不拔的精神,成为了诗人内心世界的隐喻。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歌表现了作者在逆境中对自然的热爱、对生活的追求,以及对高洁品格的向往与坚持。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瘴茅”指的是什么?
诗人种植竹子的原因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柳宗元的《茅檐下始栽竹》与王维的《鹿柴》都是描绘自然的作品,但柳宗元更加强调个人的情感与对生活的追求,而王维则更注重自然的宁静与意境。两者的作品都展现了唐代诗歌对自然的深刻理解与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