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4:10:4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4:10:48
望西山
西山像佛头,又如抹青黛。
常疑路不通,遥遥削天外。
白鹤飞去杳不双,明霞泼天红映江。
春风几点桃花雨,欲渡前溪问小舟双。
这首诗描绘了西山的轮廓,形状似佛的头,颜色如同抹过的青黛。常常怀疑这条路是否通畅,远远望去仿佛削平了天际。白鹤飞去后踪影难寻,明亮的霞光洒满天空,映照着江水。春风中偶尔飘落的桃花如同细雨,我想渡过前面的溪水,询问那只小舟的情况。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直接引用典故,但"佛头"和"白鹤"等意象常见于古代诗词,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与欣赏。
作者介绍: 吴孺子(生卒年不详),明代诗人,文人气质浓厚,擅长山水诗。其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个人情感,具有清新脱俗的风格。
创作背景: “望西山”创作于吴孺子游历西山之际,受到自然景色的感染,表达了对西山的赞美与对人生的思考。
“望西山”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西山的壮丽和诗人内心的情感。首句以“佛头”作比,赋予西山一种神圣的气息,暗示诗人与自然的深厚联系。接下来的“削天外”则表现出西山的巍峨和难以接近,营造出一种遥远而神秘的氛围。诗中“白鹤飞去杳不双”的描写,体现了自然界的自由与诗人对逝去时光的惋惜。最后两句“春风几点桃花雨,欲渡前溪问小舟双”则传达出诗人对春天的向往以及对自然生活的向往,仿佛在问询一条通往理想生活的道路。整首诗情景交融,构成了一幅生动的山水画,不仅展现了自然之美,也深刻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渴望。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人生道路的思索。诗中既有对美景的赞美,又有对自身处境的反思,表现出一种孤独而深刻的情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西山在诗中比作什么?
诗中提到的“明霞泼天红”主要描绘了什么?
诗人对小舟的向往主要表现在哪一句?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