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05:26:4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5:26:49
游西湖
—— 释绍嵩 〔宋代〕
西湖招提三百六,佳处如春有眉目。
一番雨过吞青空,万顷无波鸭头绿。
望湖楼阁独自登,烟霏向背攒寒玉。
想见襄阳孟浩然,此中有句不容续。
道人长坐西山河,骨清气明韵出俗。
久居京阙厌尘土,一夕归心俊如鹄。
明窗为君研破砚,落笔转头风雨速。
龙山深处如定居,就彼结邻容我卜。
这首诗描绘了西湖的美丽景色,诗人感受到湖边的景致和春天的气息。经过一场雨,湖面显得更加清澈,鸭子在湖中游弋,水面波澜不惊。诗人独自登上湖边的楼阁,云烟缭绕,寒意萦绕在周围,仿佛在回忆襄阳的孟浩然,想起他在此地创作的诗句,令人不忍继续。诗人感慨于西山的宁静,心境清明,超越世俗。在京城久居,心中厌倦尘世的喧嚣,终于在某个夜晚,归心似箭,如同高飞的鸿雁。明亮的窗前为朋友准备好砚台,写下的诗句如同风雨般迅速流转。最后,他在龙山深处如同安定下来,愿意与邻居交往。
作者介绍:释绍嵩是宋代的一位诗人,擅长山水诗,作品多描绘自然风光,融入个人情感和哲理思考。
创作背景:诗作成于西湖之游,正值春季,雨后初晴,诗人感受到自然的美好与内心的宁静,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这首《游西湖》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西湖的美景与诗人内心的感悟。诗中不仅描绘了西湖的自然风光,还融入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慨。开篇以“西湖招提三百六”引入,瞬时勾勒出西湖丰富的景点,随后通过“佳处如春有眉目”展现出春天的生机。这一系列的景象如同在眼前展开,令人心生向往。
而后面的描写则更为细腻,尤其是“一番雨过吞青空,万顷无波鸭头绿”,运用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描绘,展现了雨后西湖的宁静与清新。诗人独自登楼,面对着烟雾缭绕的湖面,感受到一种超然的宁静,进而回忆起唐代诗人孟浩然的清新诗句,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与向往。
在对西湖的描绘中,诗人表现出一种脱离尘世喧嚣的渴望,特别是“久居京阙厌尘土”的句子,更是道出了内心的疲惫与对自然的渴求。最后,诗人以“龙山深处如定居”结束,意图在于表达一种归属感和对未来的憧憬。
整首诗不仅有着优美的自然景色,更富有哲理性,通过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与情感,达到了一种人我合一的境界。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寄托了他对心灵归属的渴望。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游西湖》的作者是:
A. 李白
B. 释绍嵩
C. 杜甫
诗中提到的“鸭头绿”主要是描绘:
A. 湖面上的鸭子
B. 水草的颜色
C. 春天的气息
诗人对京城生活的感受是:
A. 向往
B. 厌倦
C. 迷恋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