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4:53:5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4:53:54
柔桑满野麦成川,晴色连陂雨在田。
顾影寂寥谁与语,据鞍闲暇不妨眠。
尘劳可厌非今日,老大无堪异昔年。
此去聊为上都客,行当货马觅归船。
柔软的桑树遍布在田野,麦子已经成熟成了连绵的河流。
晴天的天空映衬着田间的雨水。
我独自对影寂寥,谁来与我交谈?
坐在马鞍上闲暇,干脆小憩一会儿。
凡尘的劳累今日已厌倦,年老时光和以前不同。
这次出行姑且做个上都的客人,
期待能找马匹装货,寻觅归船。
作者介绍:孔平仲,宋代诗人,字子昂,号澹庵,晚号无为。其诗风以清新自然著称,常描绘田园风光与人情冷暖。他生活在战乱与动荡的时代,作品反映了对生活的思考与对社会的关注。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游历途中,诗人感受到旅途的孤独与对往昔的怀念,表达了对人生际遇的感慨,诗中融入了个人的情感与社会的现实。
《天长道中》是一首抒情诗,描绘了诗人在旅途中的孤独与思考。开篇以“柔桑满野麦成川”的意象,展现出一幅生机勃勃的自然画面,柔软的桑树与丰收的麦田形成鲜明对比,传达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感悟。接着“晴色连陂雨在田”,描绘出天气的变化,暗示人生的无常与不确定。
“顾影寂寥谁与语”,表现出诗人在路途中的孤独感,独自一人,只有自己的影子作伴。此句深刻揭示了人们在繁忙生活中常感到的孤独,令人产生共鸣。接下来的“尘劳可厌非今日”,则是对世俗生活的反思,诗人对尘世的疲惫感到厌倦,反映出对内心宁静的渴望。
最后两句“此去聊为上都客,行当货马觅归船”,展现了诗人出行的目的与希望,尽管身处旅途,但仍有归家的期盼。整体来看,诗作不仅是对自然的描写,更是对人生的哲思,充满了对生活的感慨与对未来的期待。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歌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描绘了旅途中的孤独感,同时反映出对世俗生活的厌倦与对未来的期望,体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哲理探索。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柔桑满野麦成川”描绘的是哪种自然景象?
a) 雨中田野
b) 田野的丰收
c) 冬天的雪景
“顾影寂寥谁与语”中“寂寥”一词的意思是?
a) 热闹
b) 寂静孤独
c) 忙碌
诗人对尘劳的态度是?
a) 热爱
b) 厌倦
c) 无所谓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陶渊明的《归园田居》相比,两首诗都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世俗生活的反思,但孔平仲的诗更侧重旅途中的孤独感,而陶渊明则偏向于田园生活的宁静与愉悦。孔平仲的作品在抒情上更加强烈,情感深邃。
以上内容可帮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天长道中》的诗意与背景,促进对古诗词的欣赏与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