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5:18:2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5:18:28
斫竹通圭窦,开垣列画图。
乾坤藏小有,日月近方壶。
树色云边断,山形地外孤。
时来骋游目,更为剪繁芜。
砍伐竹子通向圆形的洞口,开辟的围墙上画满了图案。
天地之间蕴藏着小小的事物,日月的光辉紧邻着方形的壶。
树木的颜色在云边断裂,山的形状在土地之外显得孤独。
时光来临时我可以尽情游览,更是为了修剪那繁杂的杂草。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乾坤”与“日月”,常用以象征天地与时间的变化。而“剪繁芜”则可以引申为对繁杂生活的整理与清理,体现了道士的清净理想。
作者介绍:
李弥逊,宋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主要以其诗歌流传于世。李弥逊的诗歌常展现出道家思想,追求自然和内心的和谐。
创作背景:
该诗作应是在一个幽静的环境中写成,可能是李弥逊在竹林中所作,反映了他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道家理想的追求。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生活的独特理解和对自然的敬仰。首句“斫竹通圭窦”便给人以开阔之感,描述了人与自然的亲密接触。接下来的“开垣列画图”则表现了人类在自然中留下的痕迹,尽管这样做有时会打破自然的宁静,但却是人类文明的一部分。
“乾坤藏小有,日月近方壶”两句,则蕴含了哲学的思考,天地间虽有微小之物,日月又如同一壶之光,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珍贵。树木的颜色在云边断裂,山的孤独形态,似乎在传达一种对自然的感慨与思索,表现了人对自然的渺小和孤独感。
最后的“时来骋游目,更为剪繁芜”则是对人生的感悟,时光来临时,诗人愿意放眼自然,享受其中的美好,并通过修剪杂草来反映对生活的整理和追求。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诗中使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通过形象的描绘与意象的运用,展现了自然的美与人生的哲理。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表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以及在繁华与宁静之间寻求内心的平衡。
意象词汇:
这些意象共同构建了一幅人与自然相融合的画面,反映了道士的隐逸生活和哲学思想。
诗词测试:
诗中“斫竹”意指什么?
A. 砍伐竹子
B. 种植竹子
C. 竹子生长
“日月近方壶”中的“方壶”比喻什么?
A. 生活的简单
B. 时间的流逝
C. 心灵的宁静
诗人希望在“时来骋游目”中得到什么?
A. 赏游自然的乐趣
B. 与他人交流
C. 追求物质享受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李弥逊的诗歌与王维的《山居秋暝》都强调自然的美与内心的宁静,但李弥逊更多地关注人与自然的关系,而王维则通过山水展现隐逸生活的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