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游梅坡席上杂酬

《游梅坡席上杂酬》

时间: 2025-04-29 13:20:59

诗句

醉帽迎风落,春衣日径斜。

花梢密藏路,隐约见山家。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3:20:59

原文展示:

醉帽迎风落,春衣日径斜。
花梢密藏路,隐约见山家。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景色:微风吹拂着我的醉帽,春天的衣服在阳光下斜斜地挂着。花枝密密麻麻地遮挡住了小路,隐约中能看到山间的小屋。

注释:

  • 醉帽:指因喝酒而戴着的帽子,形容人微醉,心情愉悦。
  • 春衣:春天的衣服,象征温暖的季节。
  • 日径斜:阳光斜照,指的是夕阳西下的景象。
  • 花梢:指开花的树枝,有遮挡的意思。
  • 密藏路:花枝茂密,遮住了道路。
  • 隐约见山家:隐隐约约地看到山中的人家。

典故解析:

此诗没有明显的历史典故,但“山家”一词常用来指代隐居的山中人或山中小屋,代表了一种隐逸的生活方式。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李弥逊,宋代诗人,字子常,号青松,擅长诗词,风格清新,常表现自然景色与人情世态。
  •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春天,诗人可能在梅坡游玩时写下,表达了他对春天的喜爱和对自然的深刻感悟。

诗歌鉴赏:

《游梅坡席上杂酬》是一首描绘春日景象的诗作,以清新自然的意象传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首句“醉帽迎风落”,呈现出一种轻松自在的状态,诗人在春风中微醉,仿佛与自然融为一体。接着“春衣日径斜”,描绘了阳光斜照下的春衣,体现出春天的温暖与恬静。接下来的“花梢密藏路”则展示了春日的繁花似锦,花枝繁茂,遮挡了通往小路的视线,这种意象不仅丰富了画面感,更暗示了自然的生机与美好。最后一句“隐约见山家”,给人一种隐逸的感觉,山间小屋的朦胧景象让人感受到一种宁静和向往。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传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展现了宋代文人对自然美的独特理解和感受。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醉帽迎风落”:在春风中,诗人的醉帽随风轻轻飘落,表现出一种轻松的心态。
    • “春衣日径斜”:阳光正好,春衣斜挂,呈现出温暖和美好的春日气息。
    • “花梢密藏路”:繁花如密,遮挡了小路,象征着春天的生机和美丽。
    • “隐约见山家”:山间人家隐约可见,增添了诗的情趣和意境。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醉帽和春衣比作自然的一部分,暗示诗人心情的愉悦。
    • 对仗:上下句之间形成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春天自然美的热爱,渴望隐逸生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悠闲自得的心境。

意象分析:

  • 意象词汇
    • 醉帽:象征放松与愉悦。
    • 春衣:代表温暖和生机。
    • 花梢:象征繁荣与美丽。
    • 山家:象征隐逸与宁静。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醉帽迎风落”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A.忧伤
    B.愉悦
    C.愤怒

  2. “隐约见山家”中,山家指的是什么? A.城市
    B.山中的人家
    C.花园

  3. 诗中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A.夸张
    B.比喻
    C.排比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王维的《山居秋暝》
  • 诗词对比
    对比李弥逊的《游梅坡席上杂酬》和王维的《山居秋暝》,两者都描绘了自然的美,但李弥逊更倾向于表现春天的生机与欢愉,而王维则注重秋天的宁静与深邃,体现了不同季节下诗人对自然的不同感受。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概论》
  • 《李弥逊诗词全集》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江城子·渡头犹唱棹歌声 江城子 江城子 其一 新酒初熟 江城子 其二 季春五日有感而作歌以自适也 江城子 东园牡丹盛开二三子邀余饮花下酒酣即席赋之 江城子 尘事鞅掌每与愿违缅怀山林萧散之趣 江城子 戏写姬人领巾 江城子 秋花 江城子 江城子 其一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玉字旁的字 神怡心旷 边结尾的成语 宿柳眠花 秋末 鼎铛玉石 礼禁未然 洽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龝字旁的字 涌结尾的成语 禾字旁的字 包含运的成语 单人旁的字 目语额瞬 毛字旁的字 瓜牛 虚席 秀才不出门,而知天下事 湛湛青天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