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绝句四首 其四

《绝句四首 其四》

时间: 2025-04-30 07:39:46

诗句

此生分已泛天涯,偶住西施苏小家。

岭外湘累髯似柳,屏中越女语如花。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7:39:46

原文展示:

此生分已泛天涯,偶住西施苏小家。
岭外湘累髯似柳,屏中越女语如花。

白话文翻译:

这一生已经在天涯海角漂泊,偶尔停留在西施和苏小的家中。
山岭之外,湘江彼岸,愁苦的胡须像柳条一样;屏风之中,越国的女子说话如花般美丽。

注释:

  • 此生:这一生。
  • :分开、离别。
  • :漂泊、游荡。
  • 天涯:远方、边际。
  • 偶住:偶尔停留。
  • 西施:古代美女,代表美丽的象征。
  • 苏小:可能指苏小小,古代女子,亦有美丽之意。
  • 湘累:湘江的愁苦。
  • 髯似柳:形容胡须如柳条般柔软。
  • 屏中:屏风之内。
  • 越女:越国的女子,指古代的美女。
  • 语如花:说话如花一般美丽动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卢青山,现代诗人,以其清丽的语言和细腻的情感著称。他的作品多涉及人生哲理、自然景观及人际关系,风格独特,深受读者喜爱。

创作背景:

《绝句四首 其四》创作于现代社会,反映了诗人对人生、乡愁与美的追求与思考。诗中提及的西施与苏小等人物,借古人的美丽意象,表达了对生活中美好事物的向往与珍惜。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其简洁而深邃的意象展示了诗人在广阔天地中的孤独与对美的渴望。开篇“此生分已泛天涯”一句,直接引入了主题,昭示着人生的漂泊与离散,仿佛是在感慨人生的无常与孤独。而“偶住西施苏小家”则通过历史人物的引入,增添了诗的层次感与情感深度,西施与苏小不仅是美的象征,也代表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接下来的两句“岭外湘累髯似柳,屏中越女语如花”,以山岭与屏风的对比,展现了内心的愁苦与外界的美丽。湘江的愁苦与越女的美丽并存,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复杂。在这幅充满情感的画面中,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让读者感受到一种无奈的美感。

整首诗语言简练而富有情感,既有对美的追求,也有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内心世界。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此生分已泛天涯:表述了人生的漂泊,强调了离散与孤独感。
  2. 偶住西施苏小家:通过历史人物传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表现了诗人的情感寄托。
  3. 岭外湘累髯似柳:描绘了愁苦的形象,运用自然意象表达内心情感,形成强烈的对比。
  4. 屏中越女语如花:赞美越女的美丽,反映出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珍视。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髯似柳”,将愁苦的胡须与柳条进行比较,生动形象。
  • 对仗:上下句的结构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意象:采用历史人物和自然意象,传达了复杂的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在于对美的追求与人生无常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在漂泊生涯中的思考与情感,既有对美好生活的渴望,也有对现实困境的无奈。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西施:美的象征,代表着古代的绝世美女。
  • 湘江:象征愁苦与思乡之情。
  • 越女:象征美丽与温柔,代表诗人内心的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西施”和“苏小”分别代表什么?

    • A. 历史人物
    • B. 现代人物
    • C. 神话人物
  2. 诗中“岭外湘累髯似柳”表达的情感是什么?

    • A. 快乐
    • B. 愁苦
    • C. 平静
  3. 诗的主题主要是?

    • A. 对美的追求
    • B. 对金钱的渴望
    • C. 对权力的向往

答案:

  1. A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 李白的《庐山谣》

诗词对比:

可以将卢青山的这首诗与李白《庐山谣》进行对比。李白的诗描绘了壮丽的自然景观与个人情感的结合,而卢青山则通过历史人物与自然意象呈现内心的愁苦与对美的追求,两者在主题与表现手法上各有千秋。

参考资料:

  • 《中国古代诗词概论》
  • 《现代诗歌鉴赏》
  • 《唐诗三百首》

相关查询

石瓮寺 旅馆雪晴,又睹新月,众兴所感,因成杂言 小言 腊日龙沙会绝句 六府诗 拜昭陵过咸阳墅 相思曲(一作长相思) 送杜尹赴东都 奉和韦谏议奉送水部家兄上后书情…呈两省阁老院长 赠友人(时友人新有别恨者)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堕罗犀 呼天号地 犬字旁的字 妻房 几字旁的字 明燥 包含卢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昌的成语 杀鸡取蛋 人鼠之叹 旷世不羁 峭崛 飠字旁的字 韋字旁的字 异同 波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麟凤一毛 閠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