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1:39:1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1:39:14
驷牡龙旂庆至今,一门儒服耀华簪。
人望皆同照乘宝,家风不重满籝金。
护衣直夜南宫静,焚草清时左掖深。
何幸末班陪两地,阳春欲和意难任。
这首诗表达了对家族荣耀与个人前途的感慨。诗中提到,骏马和华丽的龙旗已经延续至今,我们这一家子都身穿儒服,头戴华丽的簪子。大家对我的期望就如同光辉照耀着我乘坐的宝车,而家风却不重视金银财富的积累。夜晚护卫衣服,南宫静谧无声,清晨焚烧香草,左掖深处清幽安静。真幸运在这末班车上陪伴两地的朋友,春天即将来临,却难以随心所欲。
诗中提到的“驷牡龙旂”以及“儒服”,反映了唐代社会中士人阶层的生活状态和家族的荣耀。诗人通过这些意象表达了对家族传统的尊重以及对个人理想的追求。
权德舆(约730—约790),唐代诗人,字季长,号阮亭,初为进士,后历任官职,是唐代著名的诗人之一,以诗风清新著称。
此诗写于唐代,正值政治稳定、经济繁荣的时期,诗人在此背景下感受到了家族的荣耀与个人的责任,表达了对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感受。
《奉和韦谏议奉送水部家兄上后书情…呈两省阁老院长》是一首充满深情与思考的诗。诗人在开篇描绘了家族的荣耀,通过“驷牡龙旂”的意象,展现出一种高贵与华丽的生活。然而,这种荣耀并不是诗人所追求的终极目标,反而是在这种光环之下,诗人感受到了一种沉重的责任。
接下来的诗句则转向个人的内心世界,诗人指出“家风不重满籝金”,这句话反映了诗人对财富与荣耀的冷静和理智。他认为家族的传统与风气比单纯的物质财富更为重要。同时,诗中的夜晚与清晨的描写,则象征着宁静与思考,给人以深思的空间。
最后,诗人表达了对未来的希望与无奈,“阳春欲和意难任”不仅反映出对春天的渴望,也暗示了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矛盾的无奈,这种情感贯穿整首诗,令人深思。
整首诗表达了对家族传统的尊重、对个人理想的追求,以及对现实无奈的感慨,展现了唐代士人的情怀与理想。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诗中提到的“驷牡龙旂”主要象征什么?
诗人对家族传统的看法是?
与权德舆的作品相比,杜甫的《春望》同样表现出对家国的情感,但更侧重于对国家和人民的忧虑,而权德舆则更关注个人与家族的关系和自我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