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颂古三首

《颂古三首》

时间: 2025-05-01 18:51:29

诗句

是见受时眼著屑,见如不受事犹乖。

贼身已露徒囘首,鬼面神头一处埋。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8:51:29

原文展示:

颂古三首
作者: 释净全 〔宋代〕
是见受时眼著屑,见如不受事犹乖。贼身已露徒囘首,鬼面神头一处埋。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在接受事物时,眼睛所见的并不真实,实际上如同没有接受一样,事情依旧乖张。贼人已经露出真实的身形,却仍然回头自欺,鬼魅的面孔和神性的头颅都被埋藏在同一个地方。

注释:

  • 著屑:形容眼睛所见的事物微不足道,像是细屑。
  • :指事物不如意,或与预期相悖。
  • 贼身已露:指坏人或事情的真相已经暴露。
  • 徒囘首:徒劳地回头,意指自欺欺人。
  • 鬼面神头:形容神秘而恐怖的面貌,暗指隐蔽的真相或内心的恐惧。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释净全,宋代高僧,精通佛理,诗文俱佳。他在诗歌中常常融入佛教思想,追求真理与内心的宁静。

创作背景:

诗作产生于对世事的观察与反思。作者通过对“贼身”与“鬼面”的描绘,揭示了人性中的虚伪与自欺,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复杂与矛盾。

诗歌鉴赏:

《颂古三首》是一首富有哲学思考的诗作,透过简练的语言和深邃的意象,展示了对现实的敏锐洞察。诗中首先提到“见受时眼著屑”,这句揭示了感知的局限性,人的眼睛所见并不一定是真实的,常常是表象。接着,诗人通过“贼身已露徒囘首”来表现自欺的荒谬,贼身的露出象征着真相的显露,而人们却仍然选择回头看,似乎不愿面对现实。最后的“鬼面神头一处埋”则引导我们思考内心深处的恐惧与欲望,这些隐藏的东西最终都将被埋藏。

整首诗以隐喻和象征的手法,表现了对人生的思考和对真相的追求。诗人通过对人性阴暗面的揭示,促使读者反思自身。可以说,这首诗不仅是一种对古人的追颂,更是一种对现实的批判与反思,具有很强的时代意义。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是见受时眼著屑:在接受事物时,眼睛所见的东西微不足道,暗示对现实的认知是片面的。
  2. 见如不受事犹乖:即使看到了,若不内心接受,事情依然会与理想相悖。
  3. 贼身已露徒囘首:贼的真实面目已经暴露,却无谓地回头不愿承认。
  4. 鬼面神头一处埋:隐喻内心深藏的恐惧与不安,最终被掩埋。

修辞手法:

  • 隐喻:将“贼身”和“鬼面神头”隐喻为人性中的阴暗面。
  • 对比:通过“见”和“不见”的对比,强调人们的认知偏差。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揭示人性中的虚伪与自欺,呼唤人们面对真实的自我和社会。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认知与理解的工具。
  • :象征欺骗与虚伪。
  • :象征内心的恐惧与不安。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见受时眼著屑”,这里“屑”指什么?

    • A. 微不足道的东西
    • B. 大量的财富
    • C. 明亮的光芒
  2. “贼身已露徒囘首”中的“徒”字意为?

    • A. 只
    • B. 真的
    • C. 轻松
  3. 诗歌的主题是什么?

    • A. 对人生的赞美
    • B. 对人性阴暗面的揭示
    • C. 对自然的描绘

答案:

  1. A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登高》杜甫

诗词对比:

  • 《静夜思》与《颂古三首》相比,前者侧重对个人情感的抒发,后者则更关注对人性和社会的反思。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中国古代诗词研究》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污亭 又一首 窥开吟 其二 首尾吟 其四十一 邹田二忌 窥开吟 其十三 苍苍吟寄答曹州李审言龙图 二十九日依韵和洛阳陆刚叔主簿见赠 吾庐吟 闲吟四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目字旁的字 建礼 缺头少尾 包含卜的词语有哪些 貝字旁的字 铜竹律 景烈 天下恟恟 贻范古今 臣字旁的字 穴宝盖的字 物以类聚 阜字旁的字 显报 横行无忌 毕劫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