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8:51:2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8:51:29
颂古三首
作者: 释净全 〔宋代〕
是见受时眼著屑,见如不受事犹乖。贼身已露徒囘首,鬼面神头一处埋。
这首诗表达了在接受事物时,眼睛所见的并不真实,实际上如同没有接受一样,事情依旧乖张。贼人已经露出真实的身形,却仍然回头自欺,鬼魅的面孔和神性的头颅都被埋藏在同一个地方。
释净全,宋代高僧,精通佛理,诗文俱佳。他在诗歌中常常融入佛教思想,追求真理与内心的宁静。
诗作产生于对世事的观察与反思。作者通过对“贼身”与“鬼面”的描绘,揭示了人性中的虚伪与自欺,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复杂与矛盾。
《颂古三首》是一首富有哲学思考的诗作,透过简练的语言和深邃的意象,展示了对现实的敏锐洞察。诗中首先提到“见受时眼著屑”,这句揭示了感知的局限性,人的眼睛所见并不一定是真实的,常常是表象。接着,诗人通过“贼身已露徒囘首”来表现自欺的荒谬,贼身的露出象征着真相的显露,而人们却仍然选择回头看,似乎不愿面对现实。最后的“鬼面神头一处埋”则引导我们思考内心深处的恐惧与欲望,这些隐藏的东西最终都将被埋藏。
整首诗以隐喻和象征的手法,表现了对人生的思考和对真相的追求。诗人通过对人性阴暗面的揭示,促使读者反思自身。可以说,这首诗不仅是一种对古人的追颂,更是一种对现实的批判与反思,具有很强的时代意义。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揭示人性中的虚伪与自欺,呼唤人们面对真实的自我和社会。
诗中提到“见受时眼著屑”,这里“屑”指什么?
“贼身已露徒囘首”中的“徒”字意为?
诗歌的主题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