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0:03:5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0:03:54
水调歌头 其三 夏元鼎 〔宋代〕
耳目身之宝,固塞勿飞扬。存无守有,中间无念以为常。把定玄关一窍,视听尽收归里,坎兑互堤防。寤寐神依抱,形气两相忘。圆陀陀,光烁烁,貌堂堂。分明真我,罔象里全彰。此即非空非色,自是本来面目,阴鼎炼元阳。出世真如佛,馀二莫思量。
耳目和身体是宝贵的,要稳固地保持,不要让它们飞扬散漫。保持无念的状态,心中没有杂念是常态。掌握玄关这一关键点,视听都集中于内,像坎和兑一样相互防范。无论是醒着还是睡着,精神都紧紧依附,形体和气息相互遗忘。圆圆的,光亮的,外表堂堂。真正的自我在无形中完全显现。这就是非空非色的状态,自然就是本来的面目,像在阴鼎中炼制元阳。超脱世俗,真正如佛,其他的都不必多想。
作者介绍:夏元鼎,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作品多涉及道家修炼和内丹术,反映了当时社会对道教修炼的兴趣和追求。
创作背景:这首诗反映了宋代道教修炼的流行趋势,诗人通过诗歌表达了对修炼境界的向往和追求,以及对内心修炼的深刻理解。
这首诗通过道家的修炼术语和比喻,表达了诗人对修炼境界的深刻理解和追求。诗中“存无守有”、“玄关一窍”等词语,都是道家修炼中的重要概念,诗人通过这些术语,描绘了一个修炼者内心的宁静和平衡。诗中的“圆陀陀,光烁烁”等形容词,形象地描绘了修炼者精神状态的圆满和光明。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修炼境界的向往和追求,以及对内心修炼的深刻理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是表达诗人对修炼境界的向往和追求,以及对内心修炼的深刻理解。通过道家的修炼术语和比喻,诗人描绘了一个修炼者内心的宁静和平衡,以及精神状态的圆满和光明。
意象词汇:
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
诗词测试:
诗中“存无守有”指的是什么? A. 保持无念的状态 B. 守护有形的存在 C. 两者都是 D. 两者都不是
“玄关一窍”在诗中指的是什么? A. 修炼的关键点 B. 视听集中于内 C. 相互防范 D. 精神紧紧依附
诗中“圆陀陀,光烁烁”形容的是什么? A. 精神状态的圆满和光明 B. 外表堂堂 C. 真正的自我 D. 非空非色的状态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