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水调歌头

《水调歌头》

时间: 2025-05-01 06:22:13

诗句

其胎息注想之迷,因与酬唱水调歌头于后。

采取铅须密,诚意辨妍媸。

休教错认,夺来鼎内及其时。

二物分明真伪,一得还君永得,此事契天机。

记取元阳动,妙用在虚危。

法寅申,行子午,总皆非。

自然时节,梦里也教不属精津气血,不是肺肝心肾,真土亦非脾。

言下泄多矣,凡辈奈无知。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6:22:13

原文展示:

水调歌头 夏元鼎 〔宋代〕

其胎息注想之迷,因与酬唱水调歌头于后。采取铅须密,诚意辨妍媸。休教错认,夺来鼎内及其时。二物分明真伪,一得还君永得,此事契天机。记取元阳动,妙用在虚危。法寅申,行子午,总皆非。自然时节,梦里也教不属精津气血,不是肺肝心肾,真土亦非脾。言下泄多矣,凡辈奈无知。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这首诗讨论了修炼中的精妙法门,强调了在修炼过程中需要细心、真诚地辨别真伪。诗中提到,不要错误地认识修炼的时机,要在适当的时刻采取行动。诗中还提到,修炼的真谛在于顺应自然的天时,即使在梦中也不应被精津气血所迷惑,真正的修炼之地并非肺肝心肾,而是更深层次的“真土”。最后,诗人感叹,虽然已经透露了很多,但普通人仍然难以理解。

注释: 字词注释:

  • 胎息:古代修炼术语,指修炼内丹时的呼吸法。
  • 注想:专注思考。
  • 妍媸:美丑。
  • 铅:古代炼丹术中的一种物质,这里指修炼的材料。
  • 鼎:古代炼丹的器具,这里比喻修炼的场所。
  • 元阳:指修炼中的阳气。
  • 虚危:指修炼中的精妙之处。
  • 寅申:古代时间术语,指特定的时间。
  • 子午:古代时间术语,指特定的时间。
  • 精津气血:指人体的精气神。
  • 真土:修炼中的深层境界。

典故解析:

  • 诗中提到的“采取铅须密”和“夺来鼎内及其时”涉及古代炼丹术的典故,强调修炼的时机和方法的重要性。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夏元鼎是宋代诗人,其作品多涉及修炼和道家的思想。这首诗反映了作者对修炼法门的深刻理解和实践经验。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在作者与他人酬唱时所作,旨在分享修炼的心得和体会。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修炼过程的描述,展现了作者对修炼法门的深刻理解。诗中强调了在修炼中需要细心、真诚地辨别真伪,以及顺应自然的天时。作者通过使用古代炼丹术的术语和比喻,使得诗歌充满了神秘和深奥的色彩。同时,诗中也透露出作者对普通人难以理解修炼真谛的无奈和感慨。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其胎息注想之迷”:指修炼中的专注和思考。
  • “采取铅须密”:强调修炼材料的获取需要细心。
  • “诚意辨妍媸”:指真诚地辨别真伪。
  • “休教错认,夺来鼎内及其时”:不要错误地认识修炼的时机。
  • “二物分明真伪”:指修炼中的真伪需要分明。
  • “一得还君永得”:一旦得到,便能永远拥有。
  • “此事契天机”:指修炼的真谛在于顺应天时。
  • “记取元阳动,妙用在虚危”:记住修炼中阳气的变化,精妙之处在于细微之处。
  • “法寅申,行子午,总皆非”:指特定的修炼时间并非绝对。
  • “自然时节,梦里也教不属精津气血”:顺应自然,即使在梦中也不被精气神所迷惑。
  • “不是肺肝心肾,真土亦非脾”:真正的修炼之地并非肺肝心肾,而是更深层次的“真土”。
  • “言下泄多矣,凡辈奈无知”:虽然已经透露了很多,但普通人仍然难以理解。

修辞手法:

  • 比喻:使用古代炼丹术的术语和比喻,如“采取铅”、“鼎内”等。
  • 对仗:如“法寅申,行子午”等。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强调修炼过程中的细心、真诚和顺应自然的重要性,以及修炼真谛的深奥和难以被普通人理解。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胎息:修炼中的呼吸法。
  • 铅:修炼的材料。
  • 鼎:修炼的场所。
  • 元阳:修炼中的阳气。
  • 虚危:修炼的精妙之处。
  • 精津气血:人体的精气神。
  • 真土:修炼的深层境界。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采取铅须密”中的“铅”指的是什么? A. 修炼的材料 B. 古代炼丹术中的一种物质 C. 修炼的场所 D. 修炼的时间 答案:B

  2. 诗中提到的“真土”指的是什么? A. 修炼的深层境界 B. 人体的肺肝心肾 C. 修炼的材料 D. 修炼的时间 答案:A

  3. 诗中提到的“法寅申,行子午”指的是什么? A. 修炼的时间 B. 修炼的材料 C. 修炼的场所 D. 修炼的方法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太上感应篇》:另一部涉及修炼和道家思想的作品。

诗词对比:

  • 《太上感应篇》与《水调歌头》:两者都涉及修炼和道家思想,但《太上感应篇》更侧重于道德修养和感应天地的思想。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道藏》:收录了大量道家修炼的经典文献。
  • 《太上感应篇》:另一部涉及修炼和道家思想的经典文献。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题半山寺壁二首 圣俞为狄梁公孙作诗要予同作 送道光法师住持灵岩 咏梅 藏春坞诗献刁十四丈学士 入瓜步望扬州 见远亭上王郎中 海棠花 贾生 真人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两闱 抓纲带目 骨字旁的字 肉字旁的字 包含焉的成语 千愁万恨 股战 縻纼 至字旁的字 开门七件事 素丝羔羊 重戍 略属 歺字旁的字 暗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疋字旁的字 犯上作乱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