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2:07:2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2:07:27
原文展示:
西江月 其二 夏元鼎 〔宋代〕
面目本来是道,阴阳造化成丹。 骑牛寻犊不知原。真是三家村汉。 古圣立言设象,后人得象忘言。 且如乾画必三川。舍此如何烹炼。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人的面目本来就是道的体现,阴阳的相互作用造就了丹药。 像骑牛寻找丢失的牛犊一样,不知道原来的原因。 这真是像三家村里的汉子一样无知。 古代圣人通过设立象征来表达思想,后人却只记住了象征而忘记了言语的真正含义。 就像乾卦的画法必然包含三川一样,舍弃这些基本的道理,我们如何去炼制丹药呢?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夏元鼎是宋代诗人,其作品多涉及道家思想和炼丹术。这首诗反映了作者对道家哲学的深刻理解和炼丹术的实践经验。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作者在炼丹实践中,对道家哲学和炼丹术的思考和总结。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道家哲学和炼丹术的比喻和象征,表达了作者对基本原理的重视。诗中“面目本来是道”一句,强调了道的外在表现和内在本质的一致性。而“阴阳造化成丹”则揭示了炼丹术的基本原理。后文通过“骑牛寻犊不知原”和“三家村汉”的比喻,批评了那些只知表面而不知根本的人。最后,作者通过“古圣立言设象”和“后人得象忘言”的对比,强调了理解和掌握基本原理的重要性。整首诗语言简练,意象生动,充满了哲理和智慧。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思想是强调理解和掌握基本原理的重要性。通过对道家哲学和炼丹术的比喻和象征,作者批评了那些只知表面而不知根本的人,并强调了基本原理在实践中的不可或缺性。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答案:1. A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推荐阅读夏元鼎的其他诗作,如《西江月》其一,以及宋代其他涉及道家哲学和炼丹术的诗作。 诗词对比: 可以与唐代诗人李白的《将进酒》进行对比,李白的诗作强调豪放和自由,而夏元鼎的诗作则更注重哲理和智慧。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宋诗选注》、《道家哲学与炼丹术研究》、《夏元鼎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