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22:38:0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22:38:07
倚天双剑古今闲,
三尺高于四面山。
若使火云烧得动,
始应农器满人间。
这首诗描绘了双剑峰的壮丽景象,仿佛是高高耸立的剑,穿透古今的悠闲。双剑峰比四周的山高出三尺。若是火云能燃烧起来,那么田间的农具就会满目皆是。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倚天”常用来形容高大的事物,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山峰常被比作剑,象征着豪情与气概。诗中提到的“火云”涉及到对自然灾害的反思,常见于古诗词中。
作者介绍:
来鹄,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但他的诗作多以山水景色为题材,风格清新脱俗,常体现自然与人文的和谐。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唐代,正值社会动荡与变革之际,诗人通过描绘壮丽的山峰,表达对自然的敬畏与思考,以及对人类生存状态的关注。
《题庐山双剑峰》以其清新脱俗的语言及深邃的意象,展现了庐山双剑峰的雄伟与壮丽。诗的开头以“倚天双剑”形象地描绘了双剑峰如剑一般高耸入云,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接着“古今闲”二句,体现了时间的流逝与自然的恒久,既有历史的厚重感,也有对永恒的思考。第三句“若使火云烧得动”,引入了自然灾害的可能性,暗示了人类在大自然面前的渺小与无力,带有一丝对现实的警醒。最后一句“始应农器满人间”,则是对丰收的渴望与对人类生活的思考,表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强调了自然的恩赐与人类的劳动。
整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深刻的意象,传达出一种对自然的敬畏以及对人类生存状态的反思,体现了唐代诗人对自然与生活的深刻理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反映了人对自然的敬畏与思考,强调自然的伟大与人类的渺小,传达出人类渴望丰收、和谐与自然的情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双剑峰象征什么?
A. 生活的艰辛
B. 自然的力量
C. 人类的渺小
D. 历史的厚重
“若使火云烧得动”中“火云”指的是什么?
A. 火灾
B. 大雨
C. 自然灾害
D. 太阳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对比来鹄的诗作与王维的《鹿柴》,前者更侧重于对自然的敬畏与思考,而后者则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两者都体现了唐代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类生存状态的思考,但侧重点有所不同。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