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还程彦举诗卷

《还程彦举诗卷》

时间: 2025-07-31 20:02:32

诗句

文采於菟见一斑,旧知句法有渊源。

殷勤不废琢磨力,圆熟几无斧凿痕。

明日风烟空有梦,何时樽酒得重论。

秋来景物皆佳句,写寄银钩莫厌烦。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31 20:02:32

还程彦举诗卷

原文展示:

文采於菟见一斑,旧知句法有渊源。
殷勤不废琢磨力,圆熟几无斧凿痕。
明日风烟空有梦,何时樽酒得重论。
秋来景物皆佳句,写寄银钩莫厌烦。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开头说,文采如同菟丝子那样只见一斑,虽然我们早已知道其中的句法有其深厚的渊源。殷勤地不懈怠地琢磨,最终使得作品圆熟得几乎看不到斧凿的痕迹。明天的风烟只是一场空梦,又何时能在酒杯前再次畅谈呢?秋天来临,万物皆美,写下的句子也自然佳妙,写寄的时候请不要厌烦。

注释:

  • :菟丝子,一种寄生植物,借此比喻文采的稀少。
  • 句法:指诗歌的结构和用词。
  • 琢磨:研究、雕琢。
  • 斧凿痕:比喻作品的粗糙痕迹。
  • 樽酒:酒杯,象征饮酒畅谈。
  • 银钩:指精致的笔触或文字,常用来形容诗歌的优美。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吴儆,宋代诗人,其作品多反映出对诗歌的热爱和对文人生活的思考,风格独特,擅长用细腻的笔触描绘自然和人情。
  • 创作背景:此诗是在吴儆与好友程彦举的交往中创作的,表达了对友人诗才的赞赏和对诗歌创作的热情。

诗歌鉴赏:

这首诗整体上表现了作者对诗歌创作过程的深刻思考和感悟。开头以“文采於菟见一斑”引入,暗示自己对诗歌的追求仍显得微不足道。接着,作者强调了“琢磨”的重要性,这表明他认为好的作品需要经过反复的打磨和思考,而非随意而作。随后,诗中提及“明日风烟空有梦”,让人感受到一种无奈与惆怅,似乎在感慨未来的不可预测和人事的变化。最后,作者在秋天的美景中寄情于诗,表达了对创作的热爱和对友谊的珍视。全诗情感真挚,既有对过去的回忆,又有对未来的期待,表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文采於菟见一斑”:文采如同菟丝子般,虽见一角却远不及全貌,表达了对自己文学成就的谦逊。
    • “旧知句法有渊源”:虽说早有了解,但仍觉得句法的深邃和博大。
    • “殷勤不废琢磨力”:强调勤奋学习和思考的重要性。
    • “圆熟几无斧凿痕”:通过努力,作品达到了圆熟的境地,几乎看不出雕刻的痕迹。
    • “明日风烟空有梦”:未来充满不确定,梦想似乎显得遥不可及。
    • “何时樽酒得重论”:渴望与友人再次把酒言欢的美好时光。
    • “秋来景物皆佳句”:秋天的美丽景色激发了创作灵感。
    • “写寄银钩莫厌烦”:希望在写作时能得到友人的理解与支持。
  •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文采於菟见一斑”,通过比喻描绘文采的稀缺。
    • 对仗:诗中对称的句式增强了韵律感。
    • 排比:体现创作过程中的层层递进。
  • 主题思想:整首诗中心思想在于强调勤奋与创作之间的关系,以及对友谊的珍视与对未来的期待。

意象分析:

  • 秋天:象征着丰收与成熟,代表着诗人对美好时光的追忆。
  • 樽酒:象征着友谊和交流,表达了对畅快谈论的向往。

互动学习:

  • 诗词测试
    1. 诗中“文采於菟见一斑”指的是什么?
      A. 文采丰盈
      B. 文采稀少
      C. 文采出众
    2. 诗人对创作过程的态度是?
      A. 随意
      B. 勤奋
      C. 放弃
    3. 诗人在秋天写作的情感是?
      A. 失落
      B. 愉悦
      C. 厌烦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李白的《将进酒》,同样表达了对友谊和生活的热爱。
  • 诗词对比:杜甫的《月夜忆舍弟》与吴儆的诗作都表达了对亲友的思念,但杜甫更多反映了他对时局的忧虑,而吴儆则显得更加乐观和积极向上。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又和感旧四首 十月二十二夜同方寺丞宿瀑庵读刘宾客集 再和 赠辉书记二首 鹊桥仙 其一 林卿生日 韩祠三首 答汤升伯因悼紫芝 汉宫春(陈尚书生日) 挽柳斋陈公四首 紫泽观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示字旁的字 瓦字旁的字 孙庞 恤养 养尊处优 包字头的字 立字旁的字 当耳边风 走字旁的字 言归和好 知恩必报 鸦默鹊静 谐偶 凝尘 陷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亲密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