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16 07:05:0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16 07:05:01
答汤升伯因悼紫芝
——刘克庄
紫芝曾说子能诗,
开卷如亲玉树枝。
古佛写成翻水偈,
天仙遗下步虚词。
的然沈谢何难识,
逝矣应刘不可追。
寂寞西湖三尺墓,
谁携斗酒一浇之。
紫芝曾说你能写诗,
翻开诗卷就像亲近玉树的枝条。
古佛写下的翻水偈,
天仙留下的步虚词。
即使沈谢的才华何其难以识别,
逝去的人应当是刘,不可追忆。
寂寞的西湖边有三尺的墓,
谁能带着斗酒来为他洒一浇?
刘克庄(1187-1269),字梦阮,号云林,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词人、书法家。他的诗歌风格多样,既有豪放之作,也有细腻的抒情。刘克庄生于动荡的南宋时期,受到了当时政治和社会动荡的影响,诗作中常体现出对国家和社会的关怀。
本诗写于悼念紫芝之际,表达了对逝去朋友的追思与怀念。诗中涉及对友人才能的赞美以及对生命无常的感慨,反映了诗人对友谊和生命的深刻理解。
这首诗通过对紫芝的追悼,表达了诗人对朋友才华的敬仰和对逝去生命的感慨。首联以“紫芝曾说子能诗”开篇,直接引出紫芝对友人的评价,显示出诗人对其诗才的赞赏。接着“开卷如亲玉树枝”以生动的意象描绘了诗卷的美丽,传达出一种亲近和温暖的情感。
中间两联提及“古佛”和“天仙”,不仅展示了诗人的博学,还将诗歌与佛教和道教的文化内涵相结合,显示出诗人在文化修养上的深厚底蕴。同时,诗中提到的“沈谢”则隐喻了才华的难以被识别,表明即使是杰出之人,最终也难逃时间的流逝。
最后两句“寂寞西湖三尺墓,谁携斗酒一浇之”则将全诗的情感推向高潮,墓地的孤寂和对友人祭奠的渴望,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对友谊的珍视。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展现了诗人对生活、友谊以及逝去生命的深刻思考。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对逝去友人的追忆,反映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以及生命无常的感慨。通过对紫芝的赞美与悼念,表达了对才华的敬仰和对时间流逝的无奈。
选择题:紫芝在诗中指的是谁?
A. 一位历史诗人
B. 友人
C. 诗人自己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古佛”是指_____。
判断题:诗中有使用比喻的手法。对或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