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22:18:3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22:18:33
寄感山二诗僧
作者: 姚勉 〔宋代〕
读君桑苇疎篱句,
知得犹存用世心。
拄杖借将来解虎,
不须深卧白云深。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诗僧的敬重和理解。第一句提到读到诗僧的诗句,感受到他在世俗中仍保留着一种心思;第二句则是在说,拄着手杖来借助经验来解难,不必在深山白云中沉睡。
此诗没有特别复杂的典故,但“白云深”可以联想到隐士的生活方式,隐居在云雾之中,象征着远离尘世的宁静。
作者介绍:
姚勉是宋代著名的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风格而著称。他的诗作多以自然、人生哲理为题材,体现了对生活的深刻观察。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一个宁静的田园环境,诗人通过对诗僧的理解,表达了对于世俗生活的思考与感悟,反映了当时文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对现实的思索。
《寄感山二诗僧》通过对诗僧的诗句的解读,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开头的“读君桑苇疎篱句”展示了诗僧诗作的质朴和自然,暗示诗人对于简约生活的赞美。接下来的“知得犹存用世心”则突出了诗僧即使在简朴的环境中,依然不忘对世事的关注和思考,表现出一种对生活的责任感。
后两句则将主题引向个人的生活态度。“拄杖借将来解虎”中,手杖象征着人生的智慧与经验,表示诗人愿意借助这些经验来面对生活的挑战,而不是选择逃避,正如“不须深卧白云深”所暗示的,诗人认为隐居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反而要积极面对现实。
整首诗在简练的语言中蕴藏着深邃的哲理,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反思,体现了宋代文人对人生态度的独特理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词测试:
诗中“桑苇”象征什么?
“不须深卧白云深”中,诗人表达了怎样的生活态度?
诗中的“解虎”指的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