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21:10:2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21:10:27
鹭鸶
作者: 来鹄 〔唐代〕
袅丝翘足傍澄澜,
消尽年光伫思间。
若使见鱼无羡意,
向人姿态更应闲。
这首诗描绘了一只优雅的鹭鸶在清澈的水边轻巧地站立,似乎在消磨时光,沉浸在思考之中。假如它看到鱼也没有羡慕的情绪,那么它对人类的姿态更显得闲适和从容。
作者介绍:
来鹄,唐朝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多以自然景物和人物描写为主,风格清新典雅,擅长通过细腻的描写表达情感。
创作背景:
《鹭鸶》创作于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思考中,反映了唐代文人追求闲适生活的情趣,尤其是在喧嚣的社会中,寻求宁静与自然融合的理想。
《鹭鸶》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鹭鸶的优雅与静谧,诗中不仅是对自然风貌的赞美,更是对生活态度的深刻反思。首句“袅丝翘足傍澄澜”,以生动的形象描绘了鹭鸶在水边的姿态,给人以美的享受。接下来的“消尽年光伫思间”则引导读者进入诗人的思考,仿佛时间在这一刻静止,鹭鸶在这里不仅是自然的象征,更是心灵的寄托。
全诗的意境逐渐展开,作者通过鹭鸶的淡然与从容,表达了一种超然的生活哲学。尤其是最后两句,“若使见鱼无羡意,向人姿态更应闲”,在这里,诗人将鹭鸶的态度与人类的羡慕之情形成对比,暗示了一种理想的生活状态:不为他物所动,保持内心的宁静与淡泊。整首诗浑然天成,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理解与追求。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反思,倡导一种不被外物所动、保持内心宁静的生活态度,展现了诗人追求闲适、淡泊的理想。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鸟类是什么?
诗中“消尽年光”是指什么?
诗人对鹭鸶的态度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