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3:31:4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3:31:47
君家竹上露,点缀如明珰。
垂枝乍惊重,映日复能光。
聊可助清兴,安知为羡祥。
应从草制暇,延咏对华觞。
你家竹林上的露珠,像明亮的珰珠般点缀其间。
垂下的竹枝一碰到重物,映射在阳光下又显得分外闪亮。
这露珠聊可以帮助清雅的兴致,谁知道这又是羡慕的征兆呢?
应该是从草间寻得的闲暇,延续着对美酒的吟咏。
韩维(约1060年-1125年),字伯明,号文清,宋代人,生于河南,晚年隐居于湖南。他的诗歌以清新高雅著称,擅长描写自然和人情,作品多表现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的追求。
本诗作于南宋时期,正值社会动荡,诗人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抒发对生活的热爱与对闲适生活的向往,也反映了当时士人对清雅生活的追求。
这首诗以竹上露珠为切入点,细腻而清新,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观察与感悟。首句“君家竹上露,点缀如明珰”,用明珠的明亮来形容竹上露珠的晶莹剔透,既展示了自然的美,也引发了对主人家环境的赞美。接着的“垂枝乍惊重,映日复能光”,通过竹枝映日的意象,营造出一种生动的画面,表现出露珠在阳光下闪烁的美丽。
“聊可助清兴,安知为羡祥”则转向内心的感受,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欣赏与珍惜,同时也流露出一种对闲适生活的向往与渴望。最后一句“应从草制暇,延咏对华觞”则更为直接地表达了诗人对饮酒吟咏的乐趣与生活的积极态度。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物,传达出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情感的追求。清新而不失雅致的风格,使得这首诗在宋代诗歌中显得尤为独特。
这首诗主要表达了对自然美的欣赏和对闲适生活的向往。通过对竹上露珠的细腻描写,传达出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情感的追求,营造出一种清新而雅致的氛围。
诗中“君家竹上露”指的是:
A. 竹子上的果实
B. 竹子上的露水
C. 竹子上的虫子
D. 竹子上的花朵
诗人通过什么意象来表达生活的美好?
A. 露水
B. 风
C. 月亮
D. 云彩
诗中提到的“华觞”指的是什么?
A. 诗歌
B. 酒杯
C. 花朵
D. 竹子
可以对比韩维的《又和北轩竹上甘露》和王维的《竹里馆》。两者都以竹子为题材,但王维的作品更强调隐逸与宁静,而韩维则在竹的生机中融入了对生活的热爱与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