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17:18:5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7:18:56
霜天晓角(楼下梅一株,经冬无一花。春半忽开,一萼梢头出万红中因赋之)
作者: 刘辰翁 〔宋代〕
经年寂寞。已负花前约。忽向红梅侧畔,开点雪有人觉。
不开何似莫。百梢才一萼。却问寿阳宫额,两三蕊怎能著。
这株梅花在漫长的冬季中寂寞无花,曾经与花前的约定已经失约。忽然在红梅旁边,开出一朵雪白的花,令人惊觉。
不开放又似乎没有意义,百枝中才开出一朵花。于是我问寿阳宫的额匾,为什么两三朵花却难以成就美丽的画面呢?
刘辰翁,字仲明,号阮亭,北宋时期的诗人,以其清丽的诗风和细腻的情感著称。其诗多描绘自然景色,蕴含深厚的人生哲理。
本诗作于春季,作者在楼下欣赏梅花,感慨梅花在严冬中孤独的等待,春天来临时,终于开出一朵花,由此引发的情感与思考。
《霜天晓角》通过描绘梅花在冬季的寂寞与春天开花的瞬间,表达了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顽强。梅花在寒冬中独自守候,象征着坚韧与孤独。诗人用“已负花前约”来表现梅花未能按时开放的失落,这种情感在自然的变化中显得愈发深刻。
当梅花终于在春半时绽放,诗人又从此花的微小存在中,感受到一种难以言喻的美。开出的那一萼,似乎在告诉人们,生命中即使只有微不足道的一瞬间,也能闪烁出夺目的光彩。这种对生命与时间的感悟,使得全诗充满了哲理与诗意。
此外,作者以“寿阳宫”作为引子,表现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暗示即使在微小的情况下,生命的美也能以不同形式显现,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思考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整首诗通过梅花的开与不开,传达了对生命的感悟与思考,强调在时间的流逝中,微小的生命依然可以绽放出美丽,体现了生命的坚韧与希望。
诗中“已负花前约”是什么意思?
A. 梅花没有按时开放
B. 梅花盛开得很早
C. 梅花永远不会开放
答案:A
诗中提到的“寿阳宫”象征什么?
A. 悲伤
B. 美好愿望
C. 时间的流逝
答案:B
诗的情感基调是?
A. 失落与孤独
B. 喜悦与欢快
C. 暴躁与愤怒
答案: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