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0:36:4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0:36:40
秋高风怒号
万里秋风下,还惊扫地高。
不因茅屋怒,全向树梢号。
寥廓归云尽,荒寒晚吹豪。
黑摧淝水阵,白卷浙江涛。
过耳鸣鹘羽,连山掣戴鳌。
空林无落叶,拾得海凫毛。
秋天的高空,狂风怒号,
万里之遥的秋风吹来,扫动了大地。
这并不是因为茅屋的愤怒,而是对树梢的呼号。
空阔的天空中,归来的云彩已尽,
荒凉的寒风在傍晚时分猛烈吹拂。
黑色的风浪摧毁了淝水的阵线,
白色的浪花卷起了浙江的涛声。
耳边传来猎鹰的鸣叫,
连绵的山峦像是被大鳌所掣。
空荡的树林里没有落叶,
我捡到了一片海鸥的羽毛。
刘辰翁,宋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观和人生感悟,风格常带有豪放之气。
此诗作于秋季,正值时节更迭之际,诗人通过描绘秋风的怒号与自然景象,表达内心的孤寂与对自然力量的感慨。
《秋景》一诗以秋高风怒号为引子,展现了秋天的狂野与悲凉。首句便以“秋高风怒号”浓缩了秋天的气息,风的怒号象征着自然的狂热与力量。接下来的描写则通过“万里秋风”和“扫地高”进一步强化了秋风的广袤无垠与清冷之感。诗人用“茅屋”和“树梢”对比,展现了自然的强大与人类生活的渺小,显示了人对自然的敬畏与无奈。
诗的后半部分通过描写淝水与浙江的波涛,强调了大自然的威力和变幻无常。黑色与白色的对比,既描绘了景象的多样性,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最后的“空林无落叶,拾得海凫毛”则让人感到一丝孤独和思索,似乎在表达诗人对生命的感叹与对自然的深情眷恋。
整首诗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力量的敬畏与对生命的思考。秋天象征着生命的衰退与变化,诗人在描绘外界景象的同时,内心也充满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诗中提到的“怒号”指的是什么?
A. 秋天的阳光
B. 秋风的声音
C. 雨声
“黑摧淝水阵”中的“黑”指的是什么?
A. 黑色的云
B. 黑色的浪潮
C. 黑色的树木
诗人最后捡到的是什么?
A. 鸟巢
B. 海鸥的羽毛
C. 秋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