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21:08:4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21:08:43
原文展示:
尧夫非是爱吟诗,诗是尧夫不忍时。 戾气中人为疾病,和风养物号清微。 世情非利莫能动,士节待穷然后知。 尚口乃穷非我事,尧夫非是爱吟诗。
白话文翻译:
邵雍并不是真的喜欢写诗,写诗是因为他心中有不忍之情。 暴戾之气侵入人体会导致疾病,而和煦的风则能滋养万物,被称为清微。 世间的情感如果不是为了利益,就很难被触动,士人的节操只有在困境中才能显现。 只是口头上的表达往往会导致困境,但这并不是邵雍所关心的事,他并不是真的喜欢写诗。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邵雍(1011-1077),字尧夫,北宋著名理学家、诗人。他的诗歌多表达对社会现实的关怀和对个人修养的追求。邵雍的诗风清新自然,语言简练,富有哲理。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反映了邵雍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和对士人节操的强调。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士人往往因为追求利益而失去节操,邵雍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这种现象的批判和对高尚品质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比“戾气”与“和风”,强调了环境对人的影响。邵雍认为,恶劣的环境会导致人身心疾病,而和煦的环境则能滋养万物。诗中还提到“世情非利莫能动”,揭示了当时社会人情淡薄,只有利益才能触动人心的现实。最后,邵雍强调“士节待穷然后知”,表明士人的节操只有在困境中才能显现。整首诗语言简练,意蕴深远,体现了邵雍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和对高尚品质的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批判社会现实,强调士人的节操。邵雍通过对比恶劣环境与和煦环境,揭示了社会人情的淡薄,并强调士人的节操只有在困境中才能显现。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邵雍在诗中提到的“戾气”象征什么? A. 和煦的环境 B. 恶劣的环境 C. 士人的节操 D. 社会人情
诗中的“和风”象征什么? A. 和煦的环境 B. 恶劣的环境 C. 士人的节操 D. 社会人情
邵雍在诗中强调士人的节操在什么情况下才能显现? A. 困境中 B. 和煦的环境中 C. 恶劣的环境中 D. 社会人情中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