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7:00:5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7:00:50
永遇乐·银月凄凉
作者: 葛长庚 〔宋代〕
银月凄凉,绮霞明灭,秋色如此。
露满清襟,风生衰鬓,夜已三更矣。
寻思往事,千头万绪,回首诮如梦里。
指烟霄,不如归去,不知今夕何夕。
鹑衣百结,膱脂垢腻,犹是小蛮针指。
对酒逢诗,高吟大笑,四海今谁似。
荷亭竹阁,共风同月,此会今生能几。
君须记,去来聚散,只底是。
这首词描绘了一个凄凉的秋夜,银色的月光显得格外冷清,绮丽的霞光时隐时现,秋天的景色就是如此。露水洒满了衣襟,微风吹拂着衰老的鬓发,夜已深沉,已是三更。回想往事,心中千头万绪,回首往昔如梦一般。望着烟霄,不如及时归去,不知今晚是何夕。衣衫虽百结,身上却沾满了油脂,仍是那小蛮的针指。酒逢知己,豪情高歌,四海之内又有谁能像这样。荷亭竹阁,共享风月,此次相聚今生能有几次。你要记住,人生的聚散离合,终究不过如此。
作者介绍:葛长庚,字仲明,号临川,宋代著名词人,擅长填词,风格清新婉约。他的作品常表现出对生活的感悟与对过往的追忆。
创作背景:此词创作于宋代,正值社会动荡,诗人感慨人生无常,聚散离合,常对往事进行回忆与反思,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领悟与对美好时光的怀念。
《永遇乐·银月凄凉》是一首充满情感与哲理的词作。词的开头以“银月凄凉”引入,营造出一种孤寂的氛围,接着通过“绮霞明灭”、“秋色如此”等意象,深刻描绘了秋夜的美丽和凄凉。诗人将自己的情感与秋天的景色紧密结合,展现出一种与自然共鸣的感受。
“寻思往事,千头万绪”表达了诗人对往事的追忆与思索,情感复杂且深沉。回首往昔,诗人感到一切如梦,暗示着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与惆怅。接下来的“指烟霄,不如归去”则表现了对现实的逃避和对归属的渴望,深刻体现了诗人在孤独中的思考。
词中对“对酒逢诗,高吟大笑”的描绘,展现了人与人之间的真挚情谊。即使身处困境,仍有对生活的热爱与向往。最后一句“君须记,去来聚散,只底是”则是对人生哲理的总结,强调了人生的聚散离合是常态。
整首词以细腻的情感和优美的意象,深化了对人生无常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与感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词通过对秋夜景色的描绘,以及对往事的追忆,探讨了人生的无常与聚散的哲理,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与感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银月凄凉”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孤独
C. 愤怒
D. 兴奋
“对酒逢诗,高吟大笑”中的“酒”象征着什么?
A. 生活的困苦
B. 友情的珍贵
C. 时间的流逝
D. 自然的美好
诗中提到的“去来聚散”反映了怎样的人生观?
A. 人生短暂
B. 人生无常
C. 人生美好
D. 人生苦涩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