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水调歌头 其三

《水调歌头 其三》

时间: 2025-05-10 10:04:35

诗句

有一修行法,不用问师传。

教君只是,饥来吃饭困来眠。

何必移精运气,也莫行功打坐,但去净心田。

终日无思虑,便是活神仙。

不憨痴,不狡诈,不风颠。

随缘饮啄,算来命也付之天。

万事不由计较,造物主张得好,凡百任天然。

世味只如此,拚做几千年。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10:04:35

原文展示:

有一修行法,不用问师传。
教君只是,饥来吃饭困来眠。
何必移精运气,也莫行功打坐,但去净心田。
终日无思虑,便是活神仙。
不憨痴,不狡诈,不风颠。
随缘饮啄,算来命也付之天。
万事不由计较,造物主张得好,凡百任天然。
世味只如此,拚做几千年。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讲述了一种修行的方法,不需要向师傅请教。只要你饥饿就吃饭,困倦就睡觉。何必去强行调整自己的精气,也不必去做功夫打坐,只需洁净自己的内心。整天没有思虑,这就是活神仙。
不愚钝,不狡猾,不狂妄。随缘而饮食,命运也交给天意。
万事不必斤斤计较,造物主的安排总是好的,万事都顺其自然。
世间的滋味也不过如此,拼命生活几千年罢了。

注释:

字词注释:

  • 修行法:修行的方法。
  • 问师传:向师傅请教传授。
  • 移精运气:调整自己的精气和运气。
  • 净心田:清净自己的内心。
  • 活神仙:心境如同神仙般超脱。
  • 随缘:顺应自然,随遇而安。
  • 饮啄:饮食。

典故解析: 这首诗表达的是一种道家思想,强调顺应自然、随缘而生的生活态度,体现了对清净内心和自然法则的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葛长庚,宋代著名诗人,道教思想浓厚,作品主要反映道家修行的理念,注重内心的修养与自然的和谐。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道教盛行的时期,反映了诗人对修行的思考与体悟,提倡一种自然、简单的生活方式,借此表达对人生的理解与态度。

诗歌鉴赏:

《水调歌头 其三》是一首富有哲理的诗,展现了道家思想的精髓。诗中强调修行不需要复杂的方式,而是要回归到生活的本质中来。诗人用简单的生活场景——“饥来吃饭,困来眠”来表达一种自然的生活态度,强调在生活中保持内心的净化和宁静,便能达到一种超然的境界。

诗中提到的“终日无思虑,便是活神仙”,让人联想到道家的“无为而治”,即不强求、不执着,随遇而安。这样的生活观念在今天依然具有现实意义,提醒现代人要学会放下压力,珍惜当下。

这首诗不仅是对修行的探讨,更是一种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它让我们意识到,过于追求功名利禄反而会使人陷入烦恼,唯有顺其自然,才能真正享受生活的美好。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有一修行法,不用问师传。

    • 这里指出修行之道不需依赖外在的教导。
  2. 教君只是,饥来吃饭困来眠。

    • 以简单的生活方式为核心,强调顺应自然。
  3. 何必移精运气,也莫行功打坐,但去净心田。

    • 不必刻意调整自身状态,重要的是保持内心的清净。
  4. 终日无思虑,便是活神仙。

    • 进一步强调无思虑的境界,标榜一种超凡脱俗的理想。
  5. 不憨痴,不狡诈,不风颠。

    • 描述理想人格的特质,既不愚蠢也不狡猾。
  6. 随缘饮啄,算来命也付之天。

    • 人生的饮食和命运都应顺应自然,不强求。
  7. 万事不由计较,造物主张得好,凡百任天然。

    • 提醒人们放下计较,接受事物的自然演变。
  8. 世味只如此,拚做几千年。

    • 反思世间的滋味,虽经历数千年,最终仍是如此简单。

修辞手法:

  • 对仗:如“饥来吃饭,困来眠”,形成节奏感。
  • 比喻:将无思虑的状态比作“活神仙”,升华了修行的境界。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倡导一种随和、自然的生活态度,强调内心的平静与清净,体现了一种高尚的道德观和生活哲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修行:象征内心的修炼和追求。
  • 饥饿与困倦:代表人类最基本的生理需求,强调自然。
  • 活神仙:象征理想的生活状态,超脱于世俗。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饥来吃饭,困来眠”表现了什么样的生活态度?
    A. 追求名利
    B. 随遇而安
    C. 努力奋斗
    答案:B

  2. 诗中强调内心的状态是?
    A. 忧虑重重
    B. 清净无思
    C. 精力充沛
    答案:B

  3. 这首诗的主要思想是什么?
    A. 追求财富
    B. 道教的无为而治
    C. 对师傅的依赖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桃花源记》
  • 王维《终南山》

诗词对比: 可以将葛长庚的此诗与陶渊明的《饮酒》进行对比,两者均强调自然生活的意义,但葛长庚更加强调内心的修养,而陶渊明则更多反映田园生活的安逸宁静。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1. 《道教文化概论》
  2. 《宋代诗人研究》
  3. 《古诗词鉴赏指南》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采桑子·天容水色西湖好 蝶恋花·面旋落花风荡漾 渔家傲·近日门前溪水涨 蝶恋花·越女采莲秋水畔 采桑子·轻舟短棹西湖好 渔家傲·五月榴花妖艳烘 望江南·江南柳 五代史伶官传序 别滁 伶官传序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洪业 工字旁的字 鬲字旁的字 遇文王施礼乐,遇桀纣动干戈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杯酒言欢 蓊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哞哞 好恶殊方 犬字旁的字 毋字旁的字 页字旁的字 飒焉 袒胸露背 有钱能使鬼推磨 弭头 罄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梧桐断角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