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石堂

《石堂》

时间: 2025-05-05 09:38:48

诗句

仙佛人言是一家,好分半席共烟霞。

廓清摧陷儒家事,不谓青山识正邪。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09:38:48

原文展示:

仙佛人言是一家,好分半席共烟霞。
廓清摧陷儒家事,不谓青山识正邪。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仙佛与人间的相通之感,认为他们其实是同一类人,能共享那一份轻松的境界。诗中提到,儒家的事务虽被摧毁,但在青山面前,真理的正邪自有分晓。

注释:

  • 仙佛:指的是道教和佛教的神灵。
  • 人言:人们的说法。
  • 分半席:分一半的席位,共同享用。
  • 烟霞:指美丽的自然景色,常用来形容云雾缭绕的山水。
  • 廓清:清楚、明确。
  • 摧陷:摧毁、击败。
  • 儒家:指儒家学派,倡导道德与礼仪。
  • 青山:自然的象征,常用来代表高洁与清明。

典故解析:

此诗中提到的“仙佛”与“儒家”,反映了当时社会对道德与信仰的思考。古代中国,儒家思想主导着社会文化,但道教和佛教的兴起也给予人们不同的精神寄托。诗人通过对比,强调了自然与真理的存在。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陈普,字子华,宋代诗人,生平多游历于山水之间,作品多描写自然与哲理,往往具有人文情怀与自然的和谐。
  •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宋代,正值士人对传统儒家思想的反思时期,诗人试图从自然与宗教的角度,探讨人类的精神归宿。

诗歌鉴赏:

《石堂》这首诗融汇了道教、佛教与儒家思想,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哲学观。开篇“仙佛人言是一家”,以一种宽容的态度看待不同的信仰,体现了诗人对人类精神共同体的理解。接着提到“好分半席共烟霞”,不仅表达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也暗示了人与神灵之间的融合。诗的后两句则引入了对儒家理念的反思,表明在世俗的纷扰中,真正的正邪是由自然来判断的。这种观点在当时的社会中显得尤为重要,反映了人们对传统伦理的质疑与对自然真理的追求。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仙佛人言是一家:仙与佛都是超脱的存在,意味着在精神层面上,人类与他们的追求是共通的。
    • 好分半席共烟霞:象征着人与自然、人与信仰之间的和谐。
    • 廓清摧陷儒家事:指出儒家的学说在动荡中被摧毁,传达出一种对传统的反思。
    • 不谓青山识正邪:青山象征着自然的真理,强调真正的道德与判断不在于人类的教条,而在于自然的法则。
  • 修辞手法

    • 对仗:如“仙佛”与“人言”,形成鲜明对比。
    • 象征:青山象征着真理与自然的智慧。
  • 主题思想:整首诗以自然为核心,探讨信仰与人类的关系,质疑传统的道德观念,主张自然法则的普遍性。

意象分析:

  • 仙佛:象征超脱与灵性。
  • 烟霞:代表美好与和谐的自然环境。
  • 青山:象征着真理的永恒与不变。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仙佛”与“人言”有何关系? A. 完全相反
    B. 是同一类人
    C. 互不相干

  2. 诗的核心主题是什么? A. 对儒家理念的坚持
    B. 自然与信仰的融合
    C. 否定所有信仰

  3. “青山识正邪”表达了怎样的思想? A. 自然界有自己的判断标准
    B. 传统道德应当被遵循
    C. 只有人类才能判断是非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庐山谣》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庐山谣》与《石堂》:两者均描写自然,但前者更注重个人的感受,后者则探讨人类精神与信仰的融合。

参考资料:

  • 《宋诗鉴赏辞典》
  • 《中国古典诗词解析》
  • 《陈普诗集》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芳草 兰蜜。外弟蔡致源善艺兰花,晨掸心露一滴,甘凉馨绝,谥曰兰蜜 芳草 芳草(南屏晚钟) 芳草渡 旅枕闻雁 芳草 开元乐 开元乐 开元乐 开元乐 春梦 开元乐 秋思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陋心 石敬瑭 宝盖头的字 一切诸佛 丿字旁的字 首字旁的字 入字旁的字 沥胆堕肝 借端生事 翻然改悔 文字旁的字 吼天喊地 从目 篮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天大地大 暴风疾雨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