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论语·三省章

《论语·三省章》

时间: 2025-05-05 09:49:24

诗句

专心於内最为难,又主其三得大端。

曾识中庸并孟子,正如江水发岷山。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09:49:24

原文展示:

专心於内最为难,又主其三得大端。曾识中庸并孟子,正如江水发岷山。

白话文翻译:

专注于内心的修养最为困难,然而掌握三件重要的原则后,便能有所成就。我曾经领悟《中庸》和《孟子》,就像江水从岷山流出一样,绵延而来。

注释:

  • 专心:专注、心思集中。
  • :内心、内在的修养。
  • 主其三:指掌握三项重要的原则或道理。
  • 大端:重要的原则或根本的道理。
  • 曾识:曾经领悟、了解。
  • 中庸:儒家经典之一,强调中正平和的处世之道。
  • 孟子:儒家经典之一,强调仁义的道德思想。
  • 江水:比喻源源不断的智慧与思想。
  • 岷山:指四川岷山,象征源头、起点。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普,宋代诗人,生平信息不多,作品多以儒家思想为主,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语言简练而理性。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在对儒家经典的思考和领悟中写成,反映了作者对内心修养的重视以及对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

诗歌鉴赏:

《论语·三省章》通过简练的语言表达了修身的重要性,突显了内在修养的艰难与重要。诗中提到的“三得大端”不仅是对儒家思想的总结,也指向了做人处事的关键原则。诗人通过对《中庸》和《孟子》的引用,表明了自己在道德修养上的追求与探索。这种追求不仅仅是个人的修养,而是与社会、家庭、国家的结合,体现出一种更高层次的责任感。

诗中“正如江水发岷山”的比喻,形象地表达了内心修养的深厚根基,像江水那样源远流长,寓意着智慧与思想的延续。诗人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传达出一种哲理的深邃感,使得读者在欣赏诗歌的同时,也感受到深层的思考与启迪。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专心於内最为难:强调内心修养的艰难,突出了内省的重要性。
  2. 又主其三得大端:指出掌握三项原则是实现修养的关键。
  3. 曾识中庸并孟子:表明作者对儒家经典的理解,显示了其学识背景。
  4. 正如江水发岷山:用自然景象比喻知识的源头,表达出思想的流动与传承。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内心的修养比作江水的流淌,形象生动。
  • 对仗:全诗结构工整,体现出诗歌的韵律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传达出对内心修养的重视,强调修身的重要性和艰巨性,体现了儒家思想中对道德修养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内心:象征个人的道德修养和思想深度。
  • 江水:象征智慧与知识的源流,代表着思想的延续。
  • 岷山:象征知识的源头,暗示深厚的文化积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三得大端”指的是什么?

    • A. 三个重要的原则
    • B. 三件事情
    • C. 三种思想
    • D. 三个朋友
  2. “正如江水发岷山”中的“岷山”象征什么?

    • A. 结束
    • B. 开始
    • C. 变化
    • D. 复杂
  3. 诗人提到的经典作品是什么?

    • A. 《论语》和《书经》
    • B. 《中庸》和《孟子》
    • C. 《诗经》和《礼记》
    • D. 《道德经》和《庄子》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登高》杜甫

诗词对比:

  • 《静夜思》:体现了对内心深处情感的思考,关注个人情感与自然的关系。
  • 《登高》:通过描绘壮丽的自然景观,表达诗人的豪情与对人生的感慨。

参考资料:

  • 《论语》的经典解读
  • 《中庸》的哲学思想
  • 《孟子》的道德观念分析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访士特举和六四叔诗因次韵 防江行五首 防江行五首 防江行五首 防江行五首 渡淮 独坐 读士特诗集 读李忠愍文集 读韩子苍吕居仁近诗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龍字旁的字 六街三市 牙吏 长傲饰非 子字旁的字 窭生 玉山将崩 府庠 尉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力字旁的字 一块石头落地 矛字旁的字 鞍马劳困 包含英的成语 提土旁的字 协警 夹城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