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7:40:1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7:40:14
原文展示:
蘐草 赵蕃 〔宋代〕
伯兮当日意,蘐也直云忘。 岂是名兹草,真将种北堂。 能丛又能干,非绛复非黄。 开处阴当合,看时昼阅长。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这首诗描述了一种名为“蘐草”的植物,诗人通过它来表达对过去某人(伯兮)的思念。诗中提到这种草并非以其名而知名,而是因为它被种植在北堂(一种尊贵的地方)。这种草既能丛生又能直立,颜色既非绛红也非黄色。它在阴凉处开放,观赏时日光下的影子显得格外长。
注释: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蕃(1143-1229),字昌父,号章泉,宋代诗人,与韩淲并称“上饶二泉”,是南宋著名诗人之一。他的诗风格清新,多抒发个人情感和对自然景物的描绘。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赵蕃在怀念某位亲人或朋友时所作,通过“蘐草”这一意象来寄托自己的思念之情。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蘐草”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过去某人的深切怀念。诗中“伯兮当日意,蘐也直云忘”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而“岂是名兹草,真将种北堂”则暗示了这种怀念之情的高贵和深沉。后两句通过对草的形态和颜色的描述,进一步加深了这种情感的复杂性和深远性。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是一首典型的宋代抒情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总结诗歌的中心思想,诗人通过对“蘐草”的描绘,表达了对过去某人的深切怀念和美好时光的回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答案: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