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20:01:5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20:01:54
江流忽辟易,天际袅烟鬟。樵路钟声外,僧帆树色间。月明龙入钵,潮落鹘归山。何日辞妻子,丹砂驻暮颜。
江水忽然改变了方向,天边的烟云轻柔如发。樵夫的路上传来钟声,和尚的船在树影间摇曳。明月照耀,仿佛龙沉入钵中;潮水退去,苍鹰归向山中。何时才能告别妻儿,停留在这如丹砂般的暮色中?
任瑗(约1660-约1730)是清代的一位诗人,生于江苏,其诗作以清新、自然著称,常表现对自然美的赞美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本诗写于作者在某个风景如画的地方,抒发对自然景色的赞美以及对人世浮沉的感慨,体现了诗人对自由与归隐生活的向往。
这首《金山》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思考。开篇的“江流忽辟易”使人感受到自然界的变化无常,而“天际袅烟鬟”则描绘了天边轻烟的柔美,诗人以清丽的笔触将自然景色与人的情感交织。接下来的“樵路钟声外,僧帆树色间”则通过钟声与船影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使人不禁遐想。随后,月光照耀下的“龙入钵”与潮水退去的“鹘归山”,则进一步引导读者进入一种超脱的境界,仿佛在说,世事如潮水般起伏,最终都要归于宁静。而最后一句“何日辞妻子,丹砂驻暮颜”,则是对人生归去的渴望与思索,表现了诗人对家庭的眷恋与对自由生活的向往,情感真挚而深沉。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自然美的赞美,对人生变化的思考,以及对家庭与自由的矛盾心理的反映,表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追寻。
诗中“月明龙入钵”是指什么?
“何日辞妻子”表达了诗人什么情感?
对比任瑗的《金山》和王维的《山居秋暝》,两首诗都描绘了自然之美,但任瑗更倾向于对变化的感慨与人生思考,而王维则更注重于宁静与和谐的描绘。两者在情感表达上各有千秋,展现了不同的生活哲学。